時間:2023-07-16|瀏覽:309
根據華爾街日報8月22日的報道,隨著監管力度不斷加強,加密貨幣公司開始考慮搬遷。納斯達克上市公司比特數字計劃將其超過2萬臺礦機的近70%運出中國。
華爾街日報指出,中國曾提供全球三分之二比特幣挖礦所需的電力。由于電力相對廉價,特別是煤炭資源豐富的內蒙古、新疆等地以及水電資源豐富的四川、云南等地,中國成為了比特幣挖礦的主要市場。劍橋大學的一項指數顯示,比特幣挖礦每年消耗約130太瓦時的電力,相當于1300億千瓦時,超過了阿根廷的整體電力消耗。
據了解,比特數字總部位于美國紐約。他們在7月份公布了第二季度比特幣挖礦和礦機運營信息,其中第二季度公司從現貨市場購買了3515臺礦機,礦機總數增至32500臺。
比特數字表示,截至6月30日,該公司在中國四川省仍擁有9484臺礦機,幾乎占其礦機總數的三分之一。該公司的首席戰略官薩米爾·塔巴爾表示,公司已經聘請大型國際物流公司來幫助移動這些硬件,并希望在9月底之前將這些機器全部運往北美。他們正在向內布拉斯加州、喬治亞州、德克薩斯州和加拿大阿爾伯塔省的地區運送機器。這些地區都擁有充足的電力和化石燃料等資源。
整個過程可能需要花費數百萬美元。最近幾個月石油價格上漲,新冠肺炎疫情導致貨運成本飆升。從中國進口電腦還需要支付25%的關稅。除了研究如何包裝和運輸機器外,公司還需要找到電力充足的設施來安置這些機器。
除了美國,許多比特幣公司還將機器轉移到了哈薩克斯坦和俄羅斯等國家。哈薩克斯坦位于中亞,擁有豐富的天然資源,該國將區塊鏈視為國家數字化的重要方向,并積極推動加密貨幣挖礦合法化。俄羅斯擁有豐富的水電資源,電力便宜,尤其是遠東地區。遠東地區也急需人口和投資的到來。
目前,中國的比特幣政策正不斷收緊。華爾街日報認為,這與中國政府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等目標有關。比特幣挖礦比特幣挖礦企業也存在違法行為,如未經許可私接用電、逃避國家輸配電費,以及依托發電企業來謀取私利等。
6月21日,中國人民銀行約談了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郵儲銀行、興業銀行和支付寶等部分銀行和支付機構,旨在打擊比特幣等虛擬貨幣交易的炒作行為,保護人民群眾的財產安全和金融穩定。
央行相關部門在本次約談中指出,虛擬貨幣交易的炒作活動擾亂了經濟金融的正常秩序,也存在著非法跨境資金轉移、洗錢等犯罪風險,嚴重侵害了人民群眾的財產安全。
來源:觀察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