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15|瀏覽:294
在以太坊2.0中,我們需要了解具體哪些節點參與活動,他們如何參與活動以及pos機制如何確保安全。
在pow機制下,我們依賴礦工節點的計算能力。只要擁有足夠的GPU和CPU,就能夠解答數學題,從而獲得出塊的獎勵。這種機制比較分散,初期去中心化程度很高,但能耗較大,效率較低。
當以太坊轉換到pos機制后,就不再需要這些計算型礦工。取而代之的是虛擬礦工,也稱為系統驗證者。這一點和波卡的設計有些相似,因為它們是共同發展的。
這些驗證者通過抵押資產來競爭驗證者的身份,并且在驗證者中選出一個人即最終的出塊節點。
沒有被選為提名者的驗證者,他們的任務是投票。他們使用手中的以太坊作為籌碼進行質押投票。雖然他們不直接記錄驗證網絡的交易信息,但他們可以決定誰來記錄信息。這個投票過程會被記錄在信標鏈區塊上。
根據以太坊2.0的白皮書,驗證者還會被隨機打亂,分配到以太坊的64個分片之一,他們的任務仍然是投票,即選舉分片中的出塊節點。
一旦內部的分片信息被確認,這個分片的區塊會連接到信標鏈的區塊后,形成一個完整的區塊鏈。
需要注意的是,這里有幾個機制。首先,鏈上區塊的內容會有變化。驗證者會將自己的提議信息和投票信息放入區塊中,與普通交易信息一起廣播。
其次,驗證區塊可以充當審查人的角色,監督其他驗證者的行為。如果有驗證者出現沖突、作弊或重復提議等行為,舉報者可以得到獎勵。
第三,信標鏈區塊類似于ada中的創世紀區塊,其中存儲著驗證者的信息、投票信息以及與其他區塊的鏈接,而不是具體的交易信息。
最后,在整個大的時代epoch結束后,需要百度 作者:扮豬并不吃老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