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13|瀏覽:250
“元宇宙太火了!”長期關注VR與AR產業的林明(化名)在社交媒體上如是感嘆。
林明向《中國經營報》記者指出,近幾年來,VR/AR從業者一直期待蘋果AR設備早日面市,寄望其能給行業帶來顛覆性的變革,但蘋果產品遲遲未出來,“這半年里‘元宇宙倒是先給VR/AR產業燒了一把火,上一次出現類似景象還是7年前的2014年,Facebook以20億美元收購VR廠商Oculus”。
今年3月,號稱“元宇宙第一股”的游戲平臺Roblox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上市首日市值就突破了400億美元,要知道該公司11個月前的估值僅40億美元。隨后,Facebook憑借Oculus坐穩全球第一大VR廠商之后一路加碼“元宇宙”業務,助推了“元宇宙”的火熱。而就在8月份,以Facebook為對標的字節跳動將VR廠商Pico收入囊中,多方消息稱收購價格高達90億元。巨頭動作頻頻,使包括VR/AR產業在內的多個領域出現集體式“亢奮”。
不過,當美媒詢問蘋果公司正在研發的AR設備“是否是所謂的元宇宙”時,蘋果CEO蒂姆·庫克回應稱:“不要講什么元宇宙,我們只稱它為AR”。
那么,VR/AR與元宇宙究竟是什么關系?元宇宙的大火是實還是虛?艱難探索普及之路的VR/AR產業能否借力元宇宙實現跨越?針對這些消費者關注的問題,記者近日來采訪了產業界的多位人士。在采訪中,記者獲悉,元宇宙概念的“熱炒”主要集中在資本層面,泡沫大于實際,VR/AR在消費市場頗顯“冷靜”,產業要實現躍遷式發展仍有較長一段路要走。
元宇宙:極具概括性的新詞
元宇宙,由英文Metaverse翻譯而來,最早出現于尼爾·斯蒂芬森在1992年出版的小說《雪崩》,從字面意思來說是一個超越宇宙的、由計算生成的世界。
對于元宇宙這一29年前創造的詞為何在今年大火,旭日大數據董事長孫燕飚向記者指出,這一現象的出現背后有兩個核心支撐,一是具備高速度
熱點:元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