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12|瀏覽:263
1.什么是區塊鏈
區塊鏈是一個由越來越多記錄(稱為塊)組成的系統,這些記錄通過密碼相互連接。每個塊包含前一個塊的加密哈希、時間戳和交易數據(通常表示為默克爾樹)。
通過時間戳,可以證明交易數據在塊被發布時存在,并用于生成其哈希。由于每個塊都包含有關之前塊的信息,所以它們形成了一個鏈,每個新加入的塊都加強了之前的塊。
因此,區塊鏈的數據是不可修改的,因為一旦記錄后,任何塊中的數據都無法在不改變后續塊的情況下進行修改。
區塊鏈通常由分布式網絡管理,其中的節點遵循協議進行通信和驗證新的塊。
盡管區塊鏈的數據并非完全不可修改,因為存在分叉的可能性,但從設計上來看,區塊鏈可以被視為安全的,并且提供了高度容錯的分布式計算系統。
區塊鏈是一個分散的、分布式的、通常是公共的數字賬本,由記錄(塊)組成,用于記錄多臺計算機上的交易。因此,任何已記錄的塊都無法追溯地更改,而不會影響到所有后續的塊。
這種特性使得參與者可以獨立、相對廉價地驗證和審計交易。區塊鏈數據庫由對等網絡和分布式時間戳服務器自主管理。通過基于集體利益推動的大規模協作來進行驗證。這種設計促進了穩健的工作流程,其中參與者對數據安全的不確定性較小。
區塊鏈的應用消除了數字資產的無限重復特性。它確認每個價值單位只能轉移一次,解決了長期存在的雙重支出問題。區塊鏈是一種價值交換協議。通過詳細說明交換協議的適當設置,區塊鏈能夠維持所有權,提供強制性的要約和接受記錄。
從邏輯上來說,可以將區塊鏈看作是由多個層次組成的:基礎設施(硬件)、網絡(節點發現、信息傳播和確認)、共識(工作證明、持股憑證)、數據(塊、交易)、應用程序(智能合約/去中心化應用程序,如果適用)。
2.緣由
不像分散的因特網,為了避免元世界變成集中化組織的空間,一些專家提出可能出現這樣一種情況,即一家公司控制元宇宙,并獲得對包含整個地球和在那里發生的所有數字交易的虛擬空間的控制權。這樣一個群體的力量,甚至比今天的互聯網巨頭谷歌和臉書(meta)還要強大許多倍。
因此,研究人員和企業家正在尋找適用于元宇宙的通用標準,類似于早期互聯網的HTML,而去中心化的區塊鏈技術可能是關鍵。
區塊鏈是非常適用于元宇宙的應用場景。它的特性使其適用于數字資產、內容平臺、游戲平臺、共享經濟和社交平臺等領域。因此,可以說區塊鏈技術是連接元宇宙與上層世界的橋梁。
同時,元宇宙通過全球各個節點進行連接。無需特定平臺,就可以訪問任何數字空間。區塊鏈為元宇宙中的每個數字事物提供了存在證明。
目前全球共有超過1100個節點托管以太坊網絡。這意味著沒有單個公司或服務器擁有網絡的控制權,也沒有一個業務依賴于單個實體來操作特定的網絡。
因此,去中心化節點為區塊鏈元宇宙帶來了巨大的益處。區塊鏈還提供了共識機制,增加了元宇宙基金會的安全性。
3.區塊鏈貨幣
一般人都知道區塊鏈起源于比特幣,比特幣是第一個在區塊鏈應用中使用的加密貨幣。加密貨幣是區塊鏈應用的典型代表,目前總市值達2.6萬億美元,并衍生出許多應用領域。
區塊鏈已經發展出成熟的DeFi(去中心化金融)生態,可以為元宇宙發展出一套有效的金融體系,為用戶提供抵押、證券化、保險等虛擬資產的便捷金融服務。
通過將虛擬資產與實物資產關聯,用戶可以享受金融服務,從而進一步增強虛擬產品的資產屬性。元宇宙經濟體系將通過穩定的虛擬產權和豐富的金融生態具備現實世界的調節功能,市場將決定用戶勞動創造的虛擬價值。
在跨平臺流通方面,傳統虛擬資產難以實現變現,而區塊鏈可以降低虛擬資產在不同平臺之間流動的難度。網絡資產等虛擬資產記錄在運營商的數據庫中。跨平臺遷移需要多方數據的相互信任,代價昂貴,難以實現。
NFT(非同質化代幣)是另一種區塊鏈應用,它是存儲于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