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11|瀏覽:263
自2021年5月以來,在我國政府對虛擬貨幣“挖礦”和“交易”進行打擊的政策背景下,很多人都擔心區塊鏈技術的發展是否能繼續得到支持。中國人民大學區塊鏈研究院執行院長、長江學者楊東對此進行了重要澄清。
楊東表示:“對于區塊鏈技術的發展,我們仍然高度重視。并不是外界有人誤解,打擊虛擬貨幣就意味著不支持區塊鏈本身。”他在演講中提到了中央網信辦等18個部門和單位組織開展的區塊鏈創新應用試點行動,并強調了我國在打擊違法行為和推動核心技術自主創新兩方面的努力,這仍然是我國科技強國建設的核心。
楊東還補充道:“相信經過這一輪整頓清理,后續會更加健康、規范,我們在NFT、元宇宙方面也不會落后,會有大跨度、健康規范的發展。”他提到了當前最火熱的NFT,與會專家們從法律和企業的角度進行了深入思考。
中國人民大學區塊鏈研究院執行院長、長江學者楊東認為,“NFT”是一種新的經濟形態。他指出,NFT和元宇宙標志著數字文明的新發展,它們具有一種新的業態、模式和所有權轉移機制等,與工業時代的產品、產品權和交易模式有根本性的區別。他強調,由于其革命性強,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我們需要防范這種利用。
楊東從基礎設施、項目創作、交易流通和衍生應用四個層面總結了NFT的特點,并指出監管層需要注意的問題。他強調,監管層必須規范第三和第四層面的風險,對于具有金融屬性的數字資產NFT必須嚴格管控。
騰訊集團法律創新中心總監吳平平解釋了NFT的火爆原因,并從企業角度公開了目前涉及NFT發行的策略。他提到了NFT與平臺的權益和職責權限之間的法律訴訟問題,以及NFT權益拆分所面臨的法律風險。
這些討論展示了區塊鏈領域面臨的難題與挑戰。與會經濟學家介紹了演講時的背景,指出我們正處于歷史上最大的一次變革,也就是通過信息科技推動的數字化轉型。
來源:界面新聞 記者:司林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