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11|瀏覽:283
2020年4月17日,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宣布,在成都、深圳、雄安和蘇州四地進行數字人民幣的非公開測試。8月份,數字貨幣在蘇州相城區的四大國有銀行進行大規模封閉測試,是我國數字貨幣的首次實際落地應用。數字人民幣成為了人們熱議的話題,既有贊賞之詞,也有擔憂之聲。支持者認為數字人民幣可以降低貨幣發行成本、維護金融安全、有效打擊違法犯罪活動,而一些人則擔心數字人民幣的發行流通是否會影響金融穩定并帶來不可預料的風險。
近年來,美國、英國、中國等國家以及一些金融機構相繼加大投入,大力研發數字貨幣。有基于政府信用的法定數字貨幣和有發行運營范圍限制的私人數字貨幣。基于國家信譽擔保的法定數字貨幣具有無限法償性,可以有效補充現行貨幣體系和信用創造。而基于企業公信力和信譽的私人數字貨幣,如比特幣、亞馬遜幣、萊特幣等,也受到了很多關注。但是比特幣等數字貨幣不是國家主權貨幣,在缺乏政府背書的情況下,內在價值極不穩定,易受市場沖擊而波動。
中國人民銀行一直致力于對數字人民幣的研究和開發,設立數字人民幣專門研究院,推行數字經濟行動計劃。2014年成立數字貨幣專門研究小組,并先后申請了一系列專利,推動金融服務創新,如數字貨幣交易信息的查詢方法和查詢系統等。對數字貨幣的發行流通環境、法律監管問題以及對金融體系和社會經濟的影響進行深入研究,形成了數字貨幣發行流通的系列研究報告,次年首次公布發行數字貨幣的核心原因和戰略目標,即增強貨幣市場的控制力與貨幣工具調控的有效性。
2019年,數字貨幣研究所基于區塊鏈核心技術開發的PBCTFP貿易融資的區塊鏈應用平臺在國際大數據博覽會上正式亮相,為粵港澳大灣區綠色金融和貿易金融提供服務。數字貨幣是對現金的一種全新加密貨幣體系的替代,避免了“金融脫媒”現象的發生,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通脹預期。央行數字貨幣DCEP的注冊和使用只針對特定用戶,并在蘇州、深圳、成都等地完成了內部測試。
2020年政府報告首次提出“創新直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工具”,并強調“務必推動企業便利獲得貸款,推動利率持續下行”。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央行可以通過寬松貨幣政策為降息提供空間,也可以通過數字化手段直接將資金流向用戶,特別是流向有經營性貸款需求的個體工商戶。然而,央行政策創新有局限性,因此,最優策略是鼓勵技術創新,發展數字金融,改革傳統借貸流程。
隨著數字虛擬經濟時代的到來,貨幣形態必將進行革命性改造,數字技術和區塊鏈技術賦能的數字人民幣為傳統生產生活方式帶來了巨大變革,對社會經濟發展的各方面具有積極影響。數字貨幣具有安全性高、成本較低的優點。數字人民幣的發行流通不僅可以加快金融資產流轉速度,增強傳統貨幣政策的效果性,還可以推動金融共享。
為了應對數字人民幣對金融體系所帶來的沖擊,我國已成立數字人民幣監測分析機構,維護金融市場的穩定運行。數字人民幣的發行使我國貨幣體系逐步從央行完全中心化發行的一元貨幣向“中央銀行-商業銀行”二元貨幣體系轉變。基于實物貨幣體系的數字人民幣體系會帶來一系列新的風險,人民銀行充分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優勢,通過對數字人民幣的實時分析和自動檢測,及時掌握經濟運行動態,加強對數字人民幣對金融體系影響的監測與監管。
數字人民幣監測重點是數字人民幣對貨幣結構、貨幣市場、信用貨幣創造以及貨幣發行流通體系等方面的影響和沖擊。通過強大的數據支持和對關鍵性指標的深入分析,在保持數字人民幣發行運行對金融體系和社會經濟負面沖擊和影響最低水平的前提下,構建并逐步完善數字人民幣的風險預測、預警和防控體系,加強對與數字人民幣相關的運行和業務模式的監管,預警和防范操作風險、安全風險、信息技術風險等一系列潛在風險,防止金融機構和個人以技術為名開展違規業務,有效防控金融風險,維護金融市場的穩定和良性運行。
本文由蠟筆聊最炫科技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