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發改委、中央網信辦等11個部門聯合發布了《關于整治
虛擬貨幣“挖礦”活動的通知》,要求各省區市對本地區虛擬貨幣“挖礦”活動進行清理整治,并嚴查國有單位機房涉及的“挖礦”活動。此舉向社會傳遞了明確的信號:虛擬貨幣在中國不被法律保護,與法定貨幣地位不同,所有與虛擬貨幣相關的交易或炒作活動都將被視為非法金融活動,受到嚴厲監管,并有可能被全面取締或關閉。境外虛擬貨幣
交易所向中國境內居民提供服務也屬于非法金融活動,不僅將被取締,參與者也可能面臨刑事責任。因此,企圖在中國從事虛擬貨幣炒作的機構或平臺應該立即停止相關活動。虛擬貨幣的總價值正在飛速增長,但它沒有政府背書,穩定性差,容易受到人為操縱,如果資金大規模崩潰,可能引發金融風險。近年來,虛擬貨幣交易在中國并未銷聲匿跡,一些交易平臺仍從事非法活動,一些金融機構與虛擬貨幣平臺保持關系。特別是近期
比特幣等虛擬貨幣的交易炒作活動盛行,擾亂了經濟金融秩序,滋生了洗錢、非法集資、詐騙等違法活動,嚴重危害了人民群眾的財產安全。為了保護金融市場穩定,監管部門必須采取強有力的措施,讓虛擬貨幣在中國失去生存的環境。首先,要建立常態化工作機制,保持對虛擬貨幣交易炒作活動的高壓打擊態勢。其次,加強對虛擬貨幣交易炒作風險的監測預警,隨時掌握虛擬貨幣交易的動態。最后,構建多維度、多層次的虛擬貨幣交易炒作風險防范和處置體系,要求多個部門密切協作,綜合施策,全方位防范和處置虛擬貨幣交易炒作風險。投資者在過去幾年中已經經歷了金融監管部門的嚴厲監管,但虛擬貨幣交易在中國并未停止。因此,投資者不能對此心存僥幸,應及時整理相關資產,避免被相關平臺割韭菜。
熱點:虛擬貨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