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06|瀏覽:268
當前,產業數字化是各行業戰略化發展的必經階段,也是企業關注的重要主題。
近日發布的《“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中明確表示,國家將要大力推進產業數字化轉型。重點轉型行業包括金融、農業、水利、物流、工業、能源、商務等。同時,在加快推動數字產業化中也提及要補齊關鍵技術短板,并集中突破高端芯片、操作系統、工業軟件、核心算法與框架等領域關鍵核心技術的突破。
《規劃》中特別提到,至2025年數字經濟邁向全面擴展期,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10%。采訪中不少專家普遍認為,未來五年內,中國的數字化創新無疑將引領經濟社會發展,企業的智能化水平也會明顯增強。伴隨著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融合,大批“專精特新”企業將會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期,特別是其中的軟件及數字化服務企業。
鼓勵區塊鏈
在金融機構領域深化應用
記者梳理發現,《規劃》對金融領域數字化轉型提出明確要求,要合理推動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在銀行、證券、保險等領域深化應用,發展智能支付、智慧網點、智能投顧、數字化融資等新模式。
中國通信工業協會區塊鏈專業委員會輪值主席朱幼平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區塊鏈技術賦能實體經濟,已經到了可以大規模商用的窗口期。
博通分析資深分析師王蓬博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從上述《規劃》內容中可以看出,區塊鏈行業再降甘霖,合理推動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在銀行、證券、保險等領域的深化應用,事實上相關企業及技術也將迎來長足發展。
寶新金融首席經濟學家鄭磊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要進行產業的升級和轉型離不開金融機構的支持,對于整個經濟市場來說,金融就是整個體系的骨架和血液,循環滲透在每個產業環節中。在整個產業數字化的進程中,銀行機構不但是其中重要的投融資平臺,其自身在數字化方面的探索和發展也走在國內各產業的前列。”
從銀行機構看,《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近年來,已有不少銀行機構開始從零售前臺、中臺到后臺進行著全方位數字化變革,并由“數字化轉型”邁入“數字化升級”全新發展階段,成效顯著。
根據工商銀行發布的《商業銀行數字化轉型的現狀趨勢與對策建議》研究報告,國內主要商業銀行通過與BATJ互聯網公司、華為、知名高校等開展產學研合作,加速數字化并縱深區塊鏈等技術的深度應用。
王蓬博表示,“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國內商業銀行正逐漸從‘以產品為中心向‘以客戶為中心轉型。《規劃》發布后將為相關技術在金融領域深度應用給予指引作用,并加速以數字技術為手段綜合運用新理念、新技術、新方法,將客戶場景、產品、服務等轉化為數字形態,打造數字化產品服務、運營、風控等方面,創新升級營銷方式、提升客戶體驗與忠誠度。”
以“揭榜掛帥”等組織方式
攻堅關鍵技術
需要正視的是,產業經濟的數字化轉型并非是一蹴而就的,技術的創新和應用是推進產業發展的重要引擎。目前國內的數字經濟在發展中仍然面領著技術短板。對于不少傳統企業來說,現階段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融合仍然面臨著一定的困難。
《規劃》在加快推動數字產業化中也提及要補齊關鍵技術短板。優化和創新“揭榜掛帥”等組織方式,集中突破高端芯片、操作系統、核心算法與框架、數字孿生、腦機融合等領域關鍵核心技術的突破,并加強通用處理器、云計算系統和軟件關鍵技術一體化研發。其主要聚焦統籌建設數字基礎設施、培育數據要素市場,并部署了數字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