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06|瀏覽:260
近日,住建部發布了《“十四五”建筑業發展規劃》,提出了建設世界建造強國的目標,并致力于構建現代化建筑業發展體系,該規劃對建筑行業產生了積極影響。到2035年,建筑業的發展質量和效益將大幅提升,建筑工業化將全面實現,建筑品質將顯著提高,企業創新能力大幅增強,高素質人才隊伍將全面建立,整個行業的競爭力將在全球處于領先地位,實現智能化建筑的目標,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提供全面服務。
根據規劃,將大力推廣應用裝配式建筑,并積極推進高品質鋼結構住宅建設,同時鼓勵學校、醫院等公共建筑優先采用鋼結構。此外,還將培育一批裝配式建筑生產基地,加大對建筑產業互聯網平臺的支持力度,并編制關鍵技術標準、發展指南和白皮書。同時,還將鼓勵建筑企業、互聯網企業和科研院所等展開合作,加強新一代信息技術在建筑領域的應用。
規劃還強調持續深化綠色建造試點工作,并鼓勵推廣可復制的綠色建造經驗。通過開展綠色建造示范工程,提升工程建設的集約化水平,實現精細化設計和施工,并加快推進關鍵核心技術的攻關和產業化應用。同時,還將研究建立綠色建造政策、技術和實施體系,制定綠色建造技術導則和計價依據,構建全過程的綠色建造標準體系。此外,在政府投資工程和大型公共建筑中將全面推行綠色建造。
安信證券指出,2022年建筑行業將持續擁抱“新經濟”,積極參與“雙碳”國家戰略,綠色建筑有望迎來發展機遇。當前,我國經濟面臨下行壓力,建筑行業有望受到政策推動和“建筑+”發展的雙重機遇。財政政策將提高效能,注重精準和可持續性;貨幣政策將保持合理充裕的流動性,并有望出現降準和降息預期,這對于行業發展是有利的。同時,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將協調聯動,實施跨周期和逆周期的宏觀調控政策,這將成為2022年行業發展的重要推動力。此外,建筑行業還將積極擁抱“新經濟”,積極布局新產業。BIPV、儲能、碳匯等成為上市公司關注的領域,未來有望持續發展,提升公司和行業的估值水平。
此外,行業龍頭和區域龍頭將繼續深耕傳統業務,并通過全產業鏈擴張和上下游延伸來實現可持續的業績增長。該機構認為,建筑行業既有高業績和低估值的“白馬股”,又有布局“建筑+”、處于市場風口的“黑馬股”。行業整體呈現良好的趨勢,有著基本面的支撐,受到政策的推動,且“建筑+”可以提升估值空間,這使得建筑行業成為了一個“進可攻、退可守”的行業,對于2022年建筑行業的整體走勢持樂觀態度。
該機構建議,投資者要積極布局“兩新一重”基建龍頭和“雙碳”背景下的“建筑+”新業務板塊:
1. 關注“兩新一重”基建龍頭:建筑央企和區域基建龍頭將充分受益于“兩新一重”建設。建筑央企和區域基建龍頭是“國進民退”政策的主要受益者,新簽合同和業績表現出色,估值優勢明顯。建議關注中國建筑、中國交建、中國鐵建、中國中冶等建筑央企,以及山東路橋、安徽建工等區域基建龍頭。同時,城軌設計和減振領域也將受益于城市軌道交通需求的增長,重點推薦地鐵設計和天鐵股份。
2. 著眼裝配式建筑:在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的背景下,以混凝土結構和鋼結構為主的裝配式建筑領域將繼續受益于行業景氣度的提升和需求的增長。裝配式建筑有望成為碳中和目標下的重要發展領域。建議關注華陽國際、精工鋼構、東南網架等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