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06|瀏覽:272
今年以來,DeFi更成為區塊鏈行業里一顆耀眼的新星,并迅速成為整個行業最具有吸引力的板塊。資本青睞,平臺涌進,似乎所有項目都在拼命蹭DeFi的熱點,DeFi似乎一下子成為了區塊鏈行業最前沿的新風口。
DeFi其實也被稱做Open Finance。它實際是指用來構建開放式金融系統的去中心化協議,旨在讓世界上任何一個人都可以隨時隨地進行金融活動。DeFi受到了金融業的廣泛關注,也被認為是金融科技領域的最前沿。
DeFi未來能否成為區塊鏈的殺手級應用嗎?昨日,區塊鏈專家、火幣大學校長于佳寧博士進行了一場主題為“席卷而來的Defi新模式,如何把握分布式金融機遇”的直播講座。
于佳寧博士表示,金融業是很久沒有發生變化的行業。傳統機構的限制使得資金的透明度大大降低,財產的所有權和使用效率不能兼得。而Defi將帶來金融業的一次新的變革:即從過去對人或者公司的信任轉變為基于對程序的信任。
于佳寧接著說,“DeFi的本質是新智能商業,預示著新一輪區塊鏈落地應用的浪潮正在撲面而來。”他表示,DeFi作為數字金融新模式,正在成為各公鏈尋找實際應用的“主賽道”,也將成為開放金融的“基座”,有望誕生一批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偉大項目,因此也蘊含著巨大的財富機遇。他進一步介紹說,Defi的特點一是智能化、無人化、程序化,開源程序本質上更可靠;二是組合資產,能夠把好的資產組合起來合成資產。今年應該說是“DeFi試驗創新之年”,相信在“開放式金融”的時代下,DeFi將迎來大發展。
于佳寧認為,DeFi基于的區塊鏈平臺高智能化和高透明度的特性,將給全球金融體系帶來新一輪變革風暴。未來,隨著DeFi的模式成熟與區塊鏈技術的迭代,甚至有可能主導未來“代碼世界”的新金融體系。DeFi是金融業的“新物種”,玩的是銀行的一項核心業務即借貸。其業務形態、運營規則、發展規律都相對比較獨特,與傳統的金融業務和區塊鏈項目都有較大差異,如果要抓住這一波財富機遇,必須深入研究。因此,學習掌握DeFi正當其時,也很有必要。
于佳寧還強調,DeFi綜合運用了區塊鏈智能邏輯、通證模型、算法激勵、社群模式等創新要素,很有效地形成了高度生態化的運營體系,并有效地將前沿技術、智能商業、開放組織、數字金融的創新特性予以充分整合,形成了非常精巧的商業體系。此外,DeFi的演化方向是開放金融,而開放金融是金融業的未來形態,也是金融機構轉型的根本方向。當前正是學習行業知識,探索未來模式的好時機。如果想了解在這樣科技風暴之下,金融業面臨的新機遇,關鍵是要實現思維換腦,掌握區塊鏈思維。
“開放金融是金融發展的新哲學,DeFi是新模式,區塊鏈則是承載的新技術。”這就是于佳寧眼中對于這三者的關系。
他表示,區塊鏈是數字經濟的重要體系,在這個體系下,數字資產一定是未來人類的主要財富形態,但在這個發展過程中也會經歷很多震蕩和顛簸。但開放式金融一定是金融行業的大勢所趨,DeFi剛好滿足了開放式金融的需求,因而將成為開放金融的“基座”。Defi相當于是一個試驗場,那些被成功孵化出的業務,被驗證的新模式,很可能會和新型金融金鉤機構深度結合,在全球范圍內釋放出巨大力量和價值。
“其實區塊鏈的本質就是釋放市場的流動性,它在做的是流動性的創造。因此在未來,你對這個世界做了什么,貢獻了什么,都會被公平的體現出來,這就是區塊鏈的意義。”
談到DeFi是否會對商業銀行產生沖擊。于佳寧認為要從兩個層次來看。首先對于各國央行來說,他認為從目前來看,各國的央行不會抗拒DeFi,但一定會使DeFi更加規范化,考慮更多的合規問題。然后憑借一些各方面合規的組建去創造更符合法律要求的服務。其次對其他的商業銀行來說,DeFi的迅速發展雖然會給銀行帶來一定的競爭壓力,但沖擊不大。因為目前來看DeFi的發展是無法取代傳統銀行的最核心服務的,因此銀行可以選擇擁抱defi,平行發展。DeFi要想取代商業銀行不會是一個短期的過程,還需要有很長期的發展。
最后,于佳寧還特意提到了風險。他說,Defi雖然很好,但是其風險也不會少。就拿“當紅炸子雞”Compound來說,事實上它已向人們揭示
熱點:公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