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05|瀏覽:304
(二)法定數字貨幣和第三方支付的支付流程比較: 支付是離現金最近的一環。在線下使用第三方支付時,用戶只需掃描二維碼即可完成資金調撥,平臺的清算系統和財務系統會實時處理支付業務。這是第三方支付在平臺經濟發展中的核心競爭力,而平臺經濟的網絡外部性不斷吸引新用戶,微信和支付寶等現象級產品的出現掀起了移動支付的潮流。 2020年8月,建設銀行在試點地區為普通用戶臨時開放了法定數字貨幣DCEP賬戶。開通賬戶需通過建行App的“數字貨幣”界面,提供基本信息如姓名、身份證、手機號、銀行卡號等。開通成功后,可以進行付款、收款、轉賬和掃碼等基本功能。從中可以看出,數字人民幣的支付業務與第三方支付有一定的重合,主要在零售、小額和高并發的場景中。在安全性、便捷性和服務費用等方面,數字人民幣相對于第三方支付具有一些優勢。
(三)法定數字貨幣和第三方支付的存款流程比較: 對于第三方支付來說,存款即提現。當支付指令發送到平臺的清算系統后,平臺會自動扣除提現金額的0.1%作為提現費用。提現費率一直以來都備受爭議,為了緩解爭議,支付寶和微信推出了“支付換取積分,積分兌換免費提現額度”的活動。而數字人民幣具有非盈利性,追求社會效益和福利最大化,央行將建立免費的數字人民幣價值轉移體系和金融基礎設施,不收取兌換流通費用,商業銀行也不向個人客戶收取數字人民幣的兌出和兌回服務費。在交易成本上,數字人民幣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 從資金的去向來看,存款都流入商業銀行對應的賬戶。從資金劃撥的性質來看,第三方支付的提現是在平臺和商業銀行之間的轉移,而數字人民幣的提現是將數字貨幣錢包余額存入商業銀行的存款賬戶,更類似于傳統的存取款業務。整體而言,數字人民幣的存款不依賴于第三方支付平臺,直接與商業銀行進行交易。繞過第三方支付平臺,既降低了個人信息和消費偏好等隱私被盜用和竊取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