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講師陳洪在朝陽區的一個辦公室向投資者宣傳如何通過
區塊鏈傳銷每年賺取2400萬元。區塊鏈割韭菜已經不是什么新聞了,如何防止區塊鏈被破壞、保護無辜受害者,各方都需要認真對待。近兩周來,中國的政府部門,如北京、上海和深圳,一直在關注
虛擬貨幣交易。據報道,今年以來,以區塊鏈、虛擬貨幣等新概念為幌子實施非法集資犯罪的情況有所增加,犯罪技術也在不斷變化和提升。最近,《北京新聞》記者揭露了一個名為盛世王朝的項目,發現參與其中的投資者主要是老年人。這些老年人對技術術語一無所知,他們參與投資只是因為覺得有利可圖。該項目聲稱擁有區塊鏈和互聯網手機游戲的雙重基因支持,投資門檻只需600元。承諾的回報率也非常高:600元本金可以在半年內賺取8000元,一年賺取10萬元。令人驚訝的是,這樣一個明顯的騙局竟然能吸引到人們。特別令人擔憂的是,這些以區塊鏈為名的騙局表現出傳銷特征。與傳統的金字塔銷售不同之處在于,傳統金字塔銷售所創造的致富案例要么是虛構的,要么是隱形的,而區塊鏈金字塔銷售可以在陽光下被認可。近年來,
比特幣的價格飆升讓許多偶像人物出現在公眾面前,但是對于虛擬貨幣等新事物,很難說清楚。中國人民銀行等七個部門早在2017年9月就發布了關于防范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禁止各類代幣發行融資活動。然而,盡管貨
幣圈長期以來存在爭議,但那些早期發行貨幣的人仍然過著富裕的生活。沒有人知道他們的錢是怎么來的,創造了什么實際的價值,但他們確實先致富了。有些人仍然很高調,比如孫宇晨,他最近在網上發了一大筆錢。與此同時,一些人看到了金字塔銷售的新機會,這種嘗試是很糟糕的,他們向社會傳達的信息似乎是:只要你足夠快,就能安全著陸。然而,那些被割韭菜的老人們會怎樣知道他們陷入了一個新的騙局呢?這種騙局非常混亂,相關部門也需要時刻保持警惕。社會對新事物的寬容不應被誤解為縱容金字塔銷售。要打擊新技術術語下的騙局,我們不僅需要有效的科普宣傳,還需要監管部門及時制定監管措施,避免公眾的認知混亂。
熱點:區塊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