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03|瀏覽:270
央行數字貨幣是最近幾年才開始引發大眾關注的話題。中國央行為何這么早就開始布局數字貨幣了呢?因為官方認為,隨著技術的更新迭代,紙幣終將被取代。而在萬物皆可數字化的現代,數字貨幣顯然是最有可能取代紙幣的產品,因此搶先開始布局。
2020年4月,中國的央行數字貨幣已經從理論走向試點,獵豹礦機開始運行。深圳、蘇州、雄安和成都等城市都成為試點。這個速度已經將全球其他央行甩在后面。根據國際清算行2019年的調查,雖然有80%以上的央行有意設立央行數字貨幣項目,但是其中只有約10%的央行準備在此后3年內提供央行數字貨幣。
換句話說,就算這10%央行的目標能達成,即在2022年前推出央行數字貨幣,但是仍有大量央行跟不上這個節奏。那么,中國央行數字貨幣領跑有什么意義呢?
除了對國內經濟可能帶來潛在助力之外,還提高了人民幣在全球的地位。
不過,相比于中國央行在數字貨幣方面的超前布局,美聯儲在這方面的態度則顯得較為保守。一直到2019年底,美國官方對于央行數字貨幣的態度仍不夠積極。當年年底,美聯儲主席鮑威爾還表示,并未考慮積極參與央行數字貨幣。
然而,在中國開始試點央行數字貨幣之后,美聯儲對于央行數字貨幣的態度開始轉變。近期,美國終于坐不住了。美聯儲在最新發布的報告中表示,正在考慮如何將央行數字貨幣應用到美國貨幣和支付等方面,并表示發行央行數字貨幣的一個潛在好處是有助于保持美元的霸權地位。
而據外媒最新報道,美國銀行對這一觀點也持認同的態度。美銀在最新的報告中稱,美聯儲如果能發行央行數字貨幣,那將不同于目前公眾正在使用的數字貨幣(如Facebook推出的Libra)等,因為它們將獲得美聯儲的背書,因此不存在信用或者流動性風險。
另外,美銀還表示,美聯儲推出數字貨幣將有助于保持美元同時也可以改善跨境支付。受到疫情的影響,目前全球對于現金的虛擬替代品的需求正在提高。
不過,早在2019年底美國就有學者指出,如果有國家搶在美國之前推出央行數字貨幣,那么美國利用美元優勢來推動國際政策的能力也將受到侵蝕。如今,數字人民幣已經成為現實,而美國才剛剛打算邁出第一步,因此美國能否借此維持住美元霸權,恐怕也要打上一個問號了。
最后,你覺得美聯儲對數字貨幣的態度為何突然轉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