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02|瀏覽:247
答:DEFI是去中心化金融(Decentralized Finance)的簡寫。區塊鏈技術的金融產品可以稱為去中心化金融,因為區塊鏈是去中心化的實現。具體什么是“去中心化”,可以參考我以前的一篇文章。
金融一般包括貨幣、支付、借貸。比特幣是DEFI的第一個代表,它是金融產品中的“貨幣”或者“支付”。所以,DEFI這個概念早已存在。
問:既然你說比特幣就是DEFI,為什么最近突然火起來了呢?
答:現在所說的DEFI,主要指的是近幾年出現的一些在區塊鏈上提供借貸、抵押、保險等多樣化金融服務的項目。今年為什么引起廣泛關注呢?主要原因有兩點:
1. 技術閉環的實現:這些項目構建了一個技術系統,使得投資者能夠獲取在中心化金融(CEFI)領域中通常只有大型資金和實體才能獲得的服務,并且可能獲得較高收益。這在某種程度上類似于前幾年非常熱門的P2P理財,只是這里的理財機構從互金企業變成了運行代碼的計算機公司。這吸引了一些投資者的參與,形成了一種看似合理的贏利邏輯。
2. 以太坊的應用廣泛:絕大多數這樣的借貸應用都是基于以太坊。這是因為這些應用需要完善的智能合約支持,而以太坊在智能合約方面最為成熟。
問:如何參與DEFI項目?此外,我經常聽到“流動性挖礦”這個詞,它是什么意思?
答:具體參與DEFI項目相對復雜,許多中國投資者只是根據這個概念投資相關項目發行的代幣,而不是真正使用這些項目。可以舉個例子來說明:一家P2P理財公司吸引投資者借出資金,并發行一種可交易積分。一些投資者通過借款給公司賺取利息,同時獲取這些積分,這就是所謂的“流動性挖礦”。更多的投資者是直接到交易所購買這些可以交易的積分,通過炒作來賺錢。
問:DEFI項目有風險嗎?
答:DEFI項目存在風險,主要包括以下三點:
1. 技術風險:DEFI是技術創新,但金融的“中心化”并不是技術上的問題,而是監管的要求。投資者在借貸時不是通過柜臺,而是面對一個地址對應的“智能合約”。一旦出現問題,比如被黑客攻擊、智能合約被破解,投資者很難追回損失。
2. 去中心化交易所風險:投資者不需要進行身份認證,交易對手身份不明。一旦發生爭議,可能存在風險。
3. 市場波動風險:這些項目的信用積分(Token)在交易所中可能波動較大,投資者也可能受到影響。
所以需要注意這些風險。投資者應該警惕追求快速利潤的心態。
我對DEFI的發展并不樂觀,因為我認為金融監管將越來越嚴格。這意味著需要更加嚴格的身份認證、反洗錢規定,需要擁有許可證和認證,而不僅僅是基于智能合約和缺乏標準的陌生人間交易。
問:前幾年比較流行的是“普惠金融”,DEFI是否是它的延伸?
答:普惠金融是指讓大多數人,尤其是信用較低甚至沒有銀行賬戶的人,能夠方便合規地獲得金融服務。
DEFI貌似可以實現這個目標,但實際上門檻較高(即使是熟悉加密貨幣的人也可能不清楚如何使用DEFI產品),而且成本也相當高,不適合普通大眾使用借貸服務。
大多數人需要金融服務,但沒有多少人需要高門檻、高風險的金融服務。即使是普通投資者,也不希望資金損失。這就解釋了為何KYC和AML如此重要。我認為合規性和監管是必須的,否則很難實現可持續發展。目前,DEFI只在少數投資者之間形成一種互相博弈、擊鼓傳花的游戲。未來的發展取決于技術能否滿足監管要求,實現有效降低風險的可能。
問:謝謝您提供的風險提示,那么DEFI有哪些領域值得關注?
答:我個人認為,為DEFI項目提供技術服務的項目有機會。無論是中心化還是去中心化的金融服務,都需要保險、安全等通用服務,類似于“賣水”的產品可能更加持久。當然,每個項目都需要具體分析其核心技術、團隊和商業邏輯,不能僅僅依靠復制現有項目。
此外,圍繞這些金融產品出現的金融衍生品(如ETF和ETP)也比單個項目投資風險低一些。
#尋找真知派##國際經濟與投資#
熱點:區塊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