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01|瀏覽:284
馬可·波羅在13世紀向歐洲人解釋中國發明的紙幣的運作方式,如果在今天,他可能會說虛擬貨幣是一種賬戶單位或數字價值,由獨特的字母、數字序列組成,只有用戶愿意為它付費,它才具有價值,可以通過電子方式交換,不以物理形式存在。虛擬貨幣不由單一的權威或組織發行,而是在計算機網絡上以加密方式注冊。
叔本華曾說:“所有的真理都經過3個階段:第一,被嘲笑。第二是遭到強烈反對。第三,它被認為是顯而易見的。”這在貨幣體系的演變中也是如此。我們很難限定金錢的概念,所以貨幣發展史一再重演。
中國是最早嘗試杜絕加密貨幣使用的國家之一,中國人民銀行早在2014年就禁止實體擁有以比特幣宣布與虛擬貨幣有關的交易活動屬于非法金融活動,嚴重危害資產安全。
在8個世紀前,中國產生了現代經濟的基礎之一——法定紙幣。公元1000年前后,在中國四川出現了本票體系,以解決用鐵制硬幣交易的不便。中國當局從中受益,規范了交子的使用并最終禁止了私人交子。官方交子取得了成功,但后來中國當局轉向了法定制度,放棄了金屬幣兌換交子的做法。
現代版本的交子就是虛擬貨幣,是一種非監管的數字貨幣,由開發者發行和控制,并被某個虛擬社區接受和使用。中國的交子完全滿足了虛擬貨幣的定義。
中國古代發行了太多的交子,導致交子貶值并且信譽掃地。
虛擬貨幣如比特幣可以取代法定貨幣,因為實際上法定貨幣體系只是一項公約或裁決,而且并非始終有價值支持。事實上,美元也不是以黃金為后盾,而是由美聯儲創造并以數字形式存在。比特幣已成為薩爾瓦多的法定數字貨幣,美聯儲也在考慮推出美元的加密數字版本。 來源:參考消息網
熱點:數字貨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