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01|瀏覽:307
區塊鏈技術通過去中心化、去信任化的方式實現了數據的可信任、可追溯、可驗證。此外,區塊鏈技術還能通過數據加密保障數據安全,打通各部門間系統壁壘。這為建立一個各部門共同參與、集訴訟、調解、仲裁、行政執法、公證等功能為一體的大數據平臺提供了技術支撐。因此,如何在創新知識產權多元糾紛解決機制中融合區塊鏈技術,將是解決知識產權維權周期長、成本高等問題的有益嘗試。
為建立健全知識產權保護工作體系,提高知識產權保護水平,我國還需要修改和完善知識產權法律法規和政策體系。行政、司法、仲裁調解、行業自律、社會監督等多元糾紛化解方式之間需要形成有機聯動與協調。
隨著知識產權司法案件的增加,訴訟周期長、維權成本高等問題逐漸突出?;谥R產權糾紛的高度專業性、利益保護緊迫性等顯著特征,現行的糾紛解決體系效力不高、多元糾紛協同解決機制亟待完善。各地紛紛探索以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為主的知識產權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建設。
現階段,多地在標準統一、司法銜接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是知識產權行政執法與司法審判銜接體系還有待進一步完善。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可以達到非訴與訴訟功能互補、程序銜接的目標。
解決知識產權非訴與訴訟互補銜接問題,需提升行政執法的規范性、公正性,并完善行政執法和司法銜接機制。知識產權行政執法相比司法裁判具有高效、便捷等優勢。只要促進行政執法、司法、監督等部門之間的信息互聯互通,實現數據的分布式存儲和防篡改,就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保證行政執法工作的規范性、公正性、權威性,進一步促進行政與司法銜接。
加強創新應用,可以提升行政執法規范化。通過全面協同、促進信息互通,建立行政執法區塊鏈平臺,實現行政執法工作全流程覆蓋。強化分析,實現數據上鏈,進行結構化處理,開展大數據分析,有助于提升行政執法的規范性、公正性。
推進知識產權多元解紛體系建設,除了構建完善的行政與司法銜接機制,還需要整合社會資源,增強系統化訴源治理力量。區塊鏈的出現成為了實現訴源治理全程監督的基礎設施之一,可以幫助解決信息孤島問題,并保障信息安全。信息一旦記錄就不可更改,有助于建立主體間信任,從而減少糾紛。
構建以"公鏈+聯盟鏈"為基礎的知識產權多元解紛平臺可以優化整合裁決、仲裁調解、公證等各類糾紛解決資源,達成知識產權社會信用共識。
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創造了糾紛解決的全新模式。現在各糾紛解決機構紛紛上線司法、調解區塊鏈系統,為構建知識產權一站式多元解冷平臺提供了實踐樣本和基礎。通過構建統一的技術準入標準,完成"公鏈+聯盟鏈"區塊鏈技術構建,可以促進知識產權糾紛多元化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