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13|瀏覽:292
林琪武之前一直從事廣播電視領域的技術工作。談到他的“觸鏈”經歷,林琪武提到了兩次重要轉折。第一次是互聯網的“大門戶時代”,他毅然從家鄉吉林奔赴北京,并遇見了讓他接觸到比特幣的導師;第二次是當他認為自己在試點的“死胡同”時,朋友的一句話讓他醍醐灌頂,從身邊的資源和知識產權徹底進行開發。
林琪武認為,知識產權服務業需要解決確權、移權和維權三個環節,而區塊鏈技術正好可以解決這個問題。知識產權確權可以利用區塊鏈的永久性不可更改記錄,移權可以在不依賴第三方驗證的情況下轉移,維權則可以通過區塊鏈技術完整記錄一個作品從靈感到最終作品的整個過程。
在區塊鏈技術選擇上,林琪武團隊終于選擇了一條最適合知產鏈的公有鏈道路,而共識機制則創造出了一種名為“DPOC(貢獻授權證明機制)”的新型機制。
林琪武希望知產鏈不僅可以保護自主知識產權,更要做一個可以被全世界讀取的公有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