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30|瀏覽:240
在數字人民幣剛推行的時候,曾有人質疑:這是和支付平臺搶飯碗。但隨著人們數字人民幣的深入了解才知道,其問世并非是所謂的“飯碗論”,而是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首先,數字人民幣的問世能夠有效防止美元對我們金融體系,以及國家經濟的沖擊; 其次,數字人民幣可以幫助我們避免在國際結算層面被卡脖子; 再次,這是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手段。
而除了這些之外,還有一個很多人不知道的作用:數字人民幣是中國推進碳中和的重要手段之一。
關于這點,從2021年至今便有一個經典案例——美團與數字人民幣的結合。
3月3日,美團單車數字人民幣試點活動發布了一份“綠色半年報”。報告顯示,截至2月28日,上線半年有超過1000萬用戶報名參與,其中有約300萬用戶在活動期間使用數字人民幣個人錢包,累計產生超過7120萬綠色騎行公里數。與駕駛燃油車相比,同等運量下預計可減少碳排放量近兩萬噸。
這是數字人民幣入駐網絡平臺,連接普通民眾發展碳中和的一個成功案例。也就意味著,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在各平臺使用數字人民幣,對碳中和的推動力就越大。
那為什么經典案例是美團,而不是其他平臺呢?
這就要提到美團在當今社會的特殊性了。
因為美團目前已經準確連接到了6億多活躍用戶,有超過800萬小商戶和百姓的日常需求。
根據美團2021年第三季度業績報告顯示,餐飲外賣日均交易筆數達到4360萬筆。當前美團支持數字人民幣的場景包括餐飲、外賣、生鮮零售、共享單車、美團打車、酒店旅游、電影演出、休閑娛樂在內的平臺全部200多個線上線下消費場景,互聯網業內率先實現平臺數字人民幣全場景覆蓋。
業內人士認為,美團場景緊密圍繞用挖礦配置戶的“吃喝住行”日常生活,有利于數字人民幣深入人們的生活日常,加速普及推廣。
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復旦大學金融研究院兼職研究員董希淼認為,我國移動支付十分發達,移動支付工具非常多,因此場景豐富程度往往影響用戶選擇和使用體驗。美團率先全場景開通數字人民幣支付,有助于加快數字人民幣試點推廣,推動支付領域互聯互通,便利實體企業和百姓民生,具有積極意義和示范作用,值得其他互聯網企業學習借鑒。
數字人民幣與美團結合有兩個優勢:
第一,美團已經成為百姓使用數字人民幣的首要入口,能夠為數字人民幣的推廣提供良好的渠道。
自2021年9月起,美團在北京、上海、深圳、成都、蘇州、海南、長沙、西安、雄安新區等全國9大數字人民幣試點地區開展碳中和試點。之后,美團又在2022年1月再次擴大數字人民幣碳中和試點活動范圍,又覆蓋了青島、大連、張家口三地,實現了對全國“10+1”數字人民幣試點地區的全面覆蓋。
在新京智庫發布的報告中提到,自“10+1”階段推出數字人民幣試點以來,美團持續加碼數字人民幣落地應用。至今年3月,已有超過300萬個數字人民幣子錢包被推送至美團App,超過250萬用戶在美團用數字人民幣消費。
根據問卷星等平臺產生的1767份有效調查問卷結果顯示,82%的用戶表示自己通過美團平臺的數字人民幣活動第一次接觸并使用了數字人民幣,77%的用戶在美團單車和美團外賣場景初次使用了數字人民幣支付。“用數字人民幣上美團”成為了數字人民幣試點地區居民的主流消費趨勢。
美團試點范圍的擴大,為數字人民幣的普及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第二,借助平臺優勢優化配置社會資源,降低碳排量。
如果仔細觀察不難發現,美團很早就打出“用數字人民幣享低碳騎行季”的標語。
而且點外賣時選擇不要一次性餐具、采購生鮮選擇用環保袋綠色自提、通過在線購買電子機票火車票減紙減塑料等行為,都能獲得一定數值的數字人民幣低碳返現獎勵。
這就是數字人民幣通過美團來實現“資源的優化”,用一定優惠來降低人們日常生活中的浪費和碳排放。
當我們跳出美團的視角再來審視此事時,不難發現數字人民是在使用一種與平臺“融合”的方式進行著對碳中和戰略的實踐。通過平臺連接到普通用戶,再使用一些惠民方式來降低碳排量,接入的平臺越多,對普通民眾的影響就越大,最終將會促使普通人從方方面面開始注重低碳生活。
這是一種從數字化到現實生活的杠桿,能夠讓碳中和的推進力度呈幾何倍數爆發,而在背后又何嘗不是決策層的高瞻遠矚?
熱點:數字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