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29|瀏覽:304
自今年6月,中國多個地方逐步落實加密貨幣挖礦的禁令。因此,原國內的礦工已經陸續在海外建立新基地。在這個出海浪潮中,國內的礦工是如何做出選擇的?相關產業又受到了哪些影響?加密貨幣產業的未來走向又會是怎樣的?
陀螺財經曾邀請了一些相關企業的代表,對上述問題進行了探討。本文是他們對問題的看法的總結。
挖礦的新陣地在哪里?
智建芯云喻偉:從政策、電價和環境的角度來看,加拿大和美國最為適合。美國法律承認比特幣,無論是公司還是個人都可以擁有。因此,無論是比特幣和美元的兌換,還是參與比特幣挖礦以及相關的區塊鏈技術研發等,都有政策支持。北美的電價相對較低,特別是加拿大魁北克。此外,美國中部地區擁有發達的電力基礎設施,環境質量可能是除中國以外最好的。
ViaBTC:根據礦工遷移地的情況可以看出,出海主要集中在北美和中亞地區。主要涉及美國、哈薩克斯坦、加拿大和俄羅斯等幾個國家。大型礦工組織或個人都前往這幾個國家。其中,美國的幾個州已經通過立法友好地支持挖礦,甚至有些州正在研究更優惠的供電方案,以吸引礦工。
SlushPool:過去幾年中國毫無疑問是全世界最適合挖礦的地區。但是最近因為政策原因,礦工出海已經成為不可避免的趨勢。在過去兩個月中,中國礦工在世界各地尋找場地。根據反饋來看,俄羅斯和加拿大是條件比較好的地區。俄羅斯擁有核電和水力資源,加拿大的監管政策良好,水力資源豐富。這兩個國家相比中亞和東南亞的小國更為穩定,資源也相對更豐富。
礦工出海,國內哪些產業受到影響?
智建芯云喻偉:對于相關產業來說,首先,很多礦工面臨著基礎設施投入的損失。其次,礦場停運對當地電力企業而言也是一種損失。
ViaBTC:國內挖礦企業出海,勢必會對能源產業以及礦機研發、生產和銷售的產業鏈造成一定沖擊。
SlushPool:由于礦工出海,中國境內的傳統制造、運輸和電力行業的收入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另外,中國礦池比特幣算力的占比也大幅下降。
相關企業如何應對挖礦禁令帶來的變化
熱點:加密貨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