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27|瀏覽:339
比特幣是一種P2P(點對點)形式的虛擬貨幣。它有以下特點:
1. 去中心化:比特幣采用去中心化的記賬系統,任意節點的權利和義務都是均等的。整個系統中的數據塊由具有維護功能的節點共同維護和管理。
2. 開放透明性:比特幣系統是開放的,除了交易各方的私有信息被加密外,區塊鏈的數據對所有人公開。任何人都可以通過公開的接口查詢區塊鏈數據和開發相關應用。因此,整個系統的信息高度透明。
3. 自制性:比特幣的決策由超過一半的人共同決定,人為的干預無效。區塊鏈采用基于協商一致的規范和協議,使得節點在去信任的環境下自由安全地交換數據。因此,對“人”的信任改為了對機器的信任。
4. 信息不可篡改特性:一旦信息經過驗證并添加至區塊鏈,就會永久地存儲起來。除非能夠同時控制住系統中超過51%的節點,否則單個節點上對數據庫的修改是無效的。因此,區塊鏈的數據穩定性和可靠性極高。
5. 匿名性:比特幣的交換遵循固定的算法,數據交互是無需信任的。區塊鏈中的程序規則會自行判斷活動是否有效,無須通過公開身份的方式讓對方自己產生信任。這對信用的累積非常有幫助。
6. 可溯源性:由于公開透明和不可篡改的特性,每一筆交易信息都可以追溯其來源。
二、比特幣原理
比特幣的數據存儲在網絡節點中,比如每一臺電腦中。然而,數據在每臺電腦中可能存在不一致的問題,例如數據被篡改了怎么辦。
1. 數據的驗證:
節點間的數據驗證可以通過哈希函數來實現。哈希函數是一種特定算法,可以將原始信息轉換為摘要信息。它具有相同的原始信息得到相同摘要信息、微小的改變會得到不同摘要信息、無法逆推原始信息的特點。
通過對數據進行哈希加密,并比對摘要信息,可以高效地驗證數據的真實性。通過逐步將數據進行哈希加密,形成鏈狀的區塊結構,只需要核對最后一個區塊的信息,即可確定整個區塊鏈的信息是否正確。
2. 所有權問題:
比特幣的賬號相當于一個地址,密碼是私鑰。付款是從一個地址付款到另一個地址,地址和私鑰之間是一個非對稱的關系。交易時,先對交易進行哈希,然后用私鑰對摘要進行簽名。廣播后,節點會驗證簽名的有效性,如果驗證通過則寫入賬本。
3. 記賬(挖礦):
記賬過程是將交易數據進行哈希打包的過程,需要消耗資源。為了讓各節點參與記賬,系統設立比特幣獎勵。在完成記賬之后,節點可以獲得比特幣獎勵。然而,為避免記賬不一致的情況發生,系統會設立規則來限定記賬的順序。
4. 已誰的賬本為準?(共識機制)
只有驗證正確的第一個節點才能成功記賬,并打包成區塊。如果有多個節點同時完成工作量證明,系統會選擇累計工作量最大的鏈則以最長的鏈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