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27|瀏覽:343
Web3.0是一個以區塊鏈為主軸的新世代網絡。相較于其他世代,Web3.0更加重視使用加密貨幣、NFT和區塊鏈等技術,來改善使用者與互聯網之間的關系。Web3.0最大的特點是去中心化,用戶不再依賴任何一個公司或機構才能使用網絡,中心機構也無法提供片面的服務,消除中介的剝削,實現兼具隱私、開放和可信賴的互聯網。要了解Web3.0,我們也需要先了解Web1.0和Web2.0的變遷。
Web1.0(1991?2004年)
Web1.0是在1990年到2004年之間廣泛使用的網絡階段。那時,人們使用的操作系統是Window2000、WindowsXP等,大部分用戶只能查詢信息,無法發布評論或進行互動活動。就像是一座圖書館或數以百萬計的只讀檔案數據庫,只有開發者提供信息給用戶。
Web2.0(2005年?現在)
大部分人都生活在Web2.0時代。與之前的網絡時代不同,Web2.0提供了更多用戶之間的互動。大部分人不需要成為開發人員,就可以將自己的想法和生活分享給全世界的人們。因此,許多社交平臺和應用程序誕生,讓用戶相互交流和創作,如Facebook、Instagram、Twitter、Youtube等。此外,智能手機的發明也加深了社交互動的頻率。
然而,網絡社區發展到近期也帶來了一些問題。社交平臺商業化的趨勢和用戶之間的互動開始以商業為導向,平臺透過內部的資料庫和算法了解用戶的樣貌和興趣,并開始推送大量廣告。這引發了用戶隱私問題和其他中心化機構控制用戶等問題,因此Web3.0的話題開始發酵。
Web3.0(2010年?)
正如前文所述,Web3.0的主打特色是去中心化,平臺由大家共同治理,不歸任何人所有,數據以分散的方式存儲在各個地方,沒有任何機構能夠掌握。使用的交易貨幣也是由去中心化組織發行的虛擬貨幣。此外,Web3.0還具有四個元素,即語義網、人工智能、三維網絡世界和無處不在。這四個元素聽起來可能有些晦澀,簡單來說,未來不僅僅是開發人員與計算機之間的交流,而是計算機之間相互溝通處理基本事務以提高效率,并使用人工智能分析和過濾數據,為用戶提供最適合的信息以滿足他們的需求。同時打造三維網絡世界,讓用戶以3D虛擬形象在元宇宙世界與其他人互動。再加上5G的普及,萬物互聯,形成一個人工智能和無處不在的未來三維虛擬空間。
Web3.0與區塊鏈、加密貨幣的關系
Web3.0是在去中心化協議下運作的網絡,因此它非常依賴區塊鏈和加密貨幣等概念來實現去中心化。例如,Web3.0使用加密貨幣的獎勵機制激勵用戶持續創造和經營去中心化的組織,而技術方面則需要區塊鏈的分散式賬本保護用戶的數據,不受任何組織審查和控制。NFT可以讓個人數據所有權回歸到用戶手中,不被平臺壟斷。因此,區塊鏈、加密貨幣、NFT等近期出現的概念與Web3.0息息相關,都是構建Web3.0的元素之一。
Web3.0有什么特點?
去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正如前文所述,Web3.0在去中心化協議下運作,所有數據都是分散儲存的,這有助于擺脫對Facebook、Google等中心化平臺的依賴和控制。
非許可、無需信任(Permissionless, Trustless):Web3.0使用開源軟件,意味著所有代碼都是開放給大家的,讓用戶無需依賴可信平臺或服從任何管理機構的規范就能參與。
人工智能、機器自主學習(AI, Machine learning):在Web3.0時代,人工智能將大量應用,使電腦能夠像人類一樣理解信息,模仿人類學習能力,并自主改善問題。
相互溝通、無處不在(Connectivity, Ubiquity):電腦之間將相互溝通處理基本事務,大大提高效率,再加上5G和互聯網的普及,使網絡無處不在。
Web3.0是未來的趨勢嗎?
Web3.0聽起來可能有些虛無縹緲和難以理解,它真的是未來的趨勢嗎?當然,也有人提出質疑。特斯拉創始人埃隆·馬斯克曾在推特上發文說:“有人看到Web3嗎?我怎么找都找不到。”這暗示Web3.0可能只是一種營銷手段。推特創始人杰克·多西也表示,盡管Web3.0本身是去中心化的,但背后的擁有者仍然是風險投資公司,實質上仍然是一種掛羊頭賣狗肉的做法。
此外,Web3.0的創新也會帶來以下問題:
監管與合法性
熱點:區塊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