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27|瀏覽:262
《若干措施》的重點是支持有發展前景但暫時面臨困難的高成長性中小企業、中小工業企業以及服務型中小企業,并為廣大小微企業提供幫助。其中包括提供紓困資金支持、組合式稅費支持、增加普惠金融供給、降低用電成本、建立人才供需平臺、清理賬款拖欠等多項舉措。
中小企業不僅面臨融資困難和昂貴融資的普遍問題,還面臨部分機關、事業單位和大型企業不同程度的拖欠款項問題,給企業的資金壓力甚至生存帶來了很大的挑戰。
為了緩解中小企業的流動資金問題,山西省有關部門除了研究發布了中小企業與省屬國企應收賬款確權融資的辦法外,還將加大清欠工作力度,采取強硬措施推動各有關主體嚴格執行規定,確保欠款清償。
山西省小企業局黨組書記、局長薛江炤表示,將采取監督檢查、約談通報、失信懲戒、審計監督等措施,加強對機關、單位和國有大型企業拖欠中小企業款項的監管和披露,曝光惡意拖欠典型案例,加強監督問責,建立完善防止和化解拖欠中小企業賬款的長期機制。
此外,《若干措施》還提出了八項具體措施,包括增加技改資金支持、知識產權支持、聯合研發和科技成果轉化、數字化服務平臺等,鼓勵中小企業發展“專精特新”的道路。
目前,山西省發展了1369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207家省級“專精特新”和“小巨人”企業,以及100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和“小巨人”企業。
在融資擔保方面,山西省有關部門提高了擔保效率,開通了中小企業擔保審批綠色通道,建立了辦結機制,即項目金額在100萬以下的1天內答復或辦結,1000萬以下的項目3天辦結,1000萬以上的項目5天辦結。此外,他們還降低了擔保費率,使小微企業的擔保費率從1000萬以下的企業年費降至0.8%。對涉及防疫物資采購、生產轉運、銷售等環節的中小企業,在今年免收擔保費。
截至一季度末,山西省再擔保集團的在保余額達到了299.22億元,同比增長155.08%;為小微企業和“三農”提供服務的戶數達到了19.83萬戶,同比增長239.63%。
山西省地方金融監管局副局長潘躍飛介紹說,預計到“十四五”末,全省融資擔保行業在保余額將增加到1500億元,每年增長50%,放大倍數提高到5倍,成為全國領先的行業,擔保費率普遍下降至1%以下,新增撬動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貸款逾2000億元,惠及60余萬戶小微市場主體。(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