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26|瀏覽:296
美國稀土專家表示,盡管警示燈已經亮起,但我們仍然不知道該怎么做。自2010年以來,實現稀土獨立一直是美國防務圈備受爭議的話題。美國迫切希望建立完整的稀土供應鏈,不僅僅是為了制造智能手機和電動汽車電池等產品,而是為了保證五角大樓的尖端武器能夠依賴精湛技術制造的稀土產品材料,而這些產品和制造材料的技術目前只能完全依賴中國。
就各國稀土儲備量而言,美國2012年公布的數據為1300萬噸,但到2014年突然下降了90%,僅剩下180萬噸。這一數據明顯表明美國缺乏稀土資源,但事實上,美國本土有87座大型稀土礦場,其中加州的芒廷帕斯礦場的稀土儲備就超過500萬噸。
然而,進入21世紀后,美國卻莫名其妙地關閉了這87座礦場,轉而大量進口廉價稀土從中國。但事實上,如果重新開采這些封閉的礦場,美國至少能滿足全世界280年的稀土需求。
美國國會議員和政府機構現在都正認真對待稀土問題,但為什么沒有任何實質性進展呢?首先,美國境內的私營企業和政府資助企業都想把重點放在美國的礦場,試圖從美國的地下開采更多的稀土;另外,稀土開采對生態環境會造成巨大影響,美國不愿承擔這些風險,而中國也在采取措施限制稀土生產。
關鍵問題在于美國在國防領域的瓶頸。他們缺乏的不是稀土礦的開采,而是提煉成金屬、加工成高級產品的能力。礦產資源可以從越南、巴西、印度、澳大利亞等國獲取,但這些國家無法提供所需的技術。
此外,美國政客在5月初提出了稀土融資法,即使在沒有一套完整的稀土制造工業的前提下,依然試圖通過法案來滿足美國對稀土產品的需求。他們希望對美國的礦產開發和購買其產品的制造商減免稅收,以此來振興美國稀土行業,并要求美國國防部使用美國產的稀土產品制造所有武器,以擺脫對外界稀土產品的依賴。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和其他國家在民用領域的生產成本差距很大。如果加大補貼以與同類產品競爭,那么代價將非常高,這種法案顯然不符合美國的國情需求,很可能在美國國會無法通過。
美國曾進行一項專項調查,結果顯示,要恢復一條完整的稀土生產鏈,除了需要大量投入資金,至少需要15年的時間。即使能夠突破產業鏈問題,但滿足自身需求的產能也不是一時半會能夠達到的,到那時美國的高科技產業和軍工企業將會停滯不前。
因此,目前美國想要實現稀土產業獨立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