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24|瀏覽:301
4月24日,中國航天日,中國探月發布了多款數字藏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月壤”。這是全球首個以真實月球樣品為原型的數字藏品。據悉,月壤通過百度超級鏈發行,限量發行1731份,與月壤總重量1731克相呼應。每份定價為人民幣118元,僅一分鐘就售罄。
除了月壤,當天還推出了另外三款備受熱捧的數字藏品,包括“太空兔”、“祝融號”和“太空奇遇”,也在發布后迅速售罄。
年輕消費者,尤其是Z世代,對數字藏品的喜好越來越強烈,這種旺盛的需求推動了市場的快速發展。
據相關數據顯示,NFT作品的交易金額已經接近實體藝術品的交易規模。僅在2021年,NFT數字交易的價值就達到了至少440億美元,而全球實體藝術品的銷售額在2020年約為501億美元。
然而,高價炒作的NFT市場面臨著無人接盤的境地。例如,來自馬來西亞的SinaEstavi在OpenSea平臺上以4800萬美元的價格出售Twitter創始人杰克·多西的首條推文NFT,但只收到了7個投標,最高競標價不足300美元。而購買該NFT時,SinaEstavi花費了290萬美元,價格跌了一萬倍之多。
此外,一些看似安全可靠的上鏈加密藝術也有被盜的風險。周杰倫在愚人節當天發文稱自己的無聊猿NFT被釣魚網站盜取,并強調這并非玩笑。無聊猿NFT是市場上最受歡迎、最昂貴的NFT項目之一,其價值已超過50萬美元。
在發展路徑上,國內外的數字藏品行業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與海外玩家熱衷于另類IP和頻繁交易,導致大量投機和欺詐行為不可避免相比,國內NFT市場更加關注主流IP選擇,同時弱化交易屬性,突出確權和收藏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