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24|瀏覽:248
“晉韻華彩——山西琉璃藝術”線上展廳截圖。
“晉韻華彩——山西琉璃藝術”線上展廳里展示了一件永樂宮純陽殿鴟吻釉作品,色彩艷麗、造型精美。觀眾可以通過拖動放大后清晰地看到紋路。有觀眾留言:好精彩的線上展覽,配樂也很完美!
為了配合疫情防控需要,山西博物院及其分館山西青銅博物館暫停對外開放。4月7日,山西博物院將歷年精品展覽的360度全景導覽、電子書、高清圖片、語音導覽等轉移到了線上,以滿足觀眾的不同需求。觀眾可以在“山西博物院”的360度全景導覽中瀏覽包括山西琉璃藝術展、絲綢之路文物展、永樂宮保護與傳承特展、紅山文化精品文物展、山西北朝墓葬壁畫藝術展等22個山西博物院歷年精品展。
“全景導覽通過VR虛擬現實技術,將展覽的線下場景實拍后還原到線上。”山西博物院對外交流部工作人員段志沙介紹,“360度全景制作具備語音解說、交互熱點、展覽頁面自動旋轉觀看等各項功能,讓無法親臨博物館現場的人有更強的參與感、沉浸感。”
“博物館在數字化呈現上,技術實現可能并不復雜,關鍵是創意。怎么把不同主題的展覽用最適合的方式呈現出來,讓用戶覺得有趣且不脫離實際,這是我們博物館人需要不斷思考的地方。”段志沙說。
對于書畫類實體展覽來講,實體展品展現的形式相對較單一,并受制于展品文物形制與文物保護要求,書法作品只能隔柜向觀眾呈現,古籍文物則更受限制,僅能局部呈現外觀。
為此,山西博物院推出了展覽電子書,采用H5技術,對展覽海報、書畫平面展品進行設計展示,突破了實體展中無法詳閱書籍的限制,并通過對平面展品中內容關鍵要素的提煉展示,將實體展不能呈現的展品細節進行數字化設計展示。
在“霜滿龕紅——傅山的生平、思想與學術展”線上展廳中,明末清初思想家傅山的珍貴手稿《因人私記》和四體書左思的《詠史八首》等書法作品都可以一一呈現,觀眾可以不受空間和時間限制,慢慢觀賞。
近年來,山西博物院為了打造完善的博物館全媒體文化傳播體系,更好地為公眾提供線上展覽服務,圍繞臨時展覽和基本陳列開展了360度全景展示、電子圖冊等數字化制作。從2016年開始制作線上全景展示的“發現山西——考古的故事”起,截至目前,山西博物院推出了近30個線上展覽,包括基本陳列和重要臨時展覽,總瀏覽量超過50萬次。
“線上展覽的推出既可以增加觀眾觀展的趣味性,又可以突破時空限制,實現永不落幕的展覽。”段志沙表示。
當下,VR、三維建模、360度全景導覽等數字技術在文博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催生了文物“云”游熱潮。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山西各大文博場館“閉館不閉展”,相繼推出了“云觀展”、“云游覽”、“云賞花”等活動,以滿足疫情期間群眾的文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