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24|瀏覽:295
總體來看,股票多頭一直牢牢占據著主導地位,散戶交易狂潮震動華爾街,能源和食品價格飆升推高了通脹,令債券市場動蕩不安。
貨幣方面,土耳其里拉暴跌,而比特幣等加密貨幣暴漲。盡管綠色投資已經成為主流,但污染嚴重的石油和天然氣卻是最大的贏家,今年分別上漲了40%和50%以上。
全球股市上漲,得益于央行持續推出的刺激措施和經濟復蘇,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MSCI)全球50個國家指數上漲了13%。但也有一些明顯的差異。美國銀行的數據顯示,今年以來納斯達克指數上漲了23%,其中大部分漲幅來自于微軟、谷歌、蘋果、英偉達和特斯拉等5只股票。
歐洲銀行今年取得了10多年來最好的業績,漲幅達33%,而MSCI新興市場指數卻下跌了7%。
散戶投資者今年在華爾街掀起了一股熱潮,推動所謂的“MEME”股票大幅上漲。游戲驛站在1月份上漲了近2000%,另一只熱門的“MEME”股票AMC院線今年迄今上漲超1000%。
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石油和天然氣價格分別上漲了40%和50%,這是五年來的最高漲幅。貴金屬黃金價格下跌,但農產品市場卻蓬勃發展,玉米價格上漲了四分之一,糖和咖啡價格也有所上漲。
通貨膨脹加劇,由于全球供應鏈的擾動,通脹飆升令投資者感到擔憂。美國通脹升至1980年代以來的最高水平,美聯儲宣布將比預期更早結束債券購買計劃,英國央行成為自疫情暴發以來第一個加息的G7央行。
債券市場遭遇了艱難的一年,大多數主要債券市場的回報率為負。美國國債預計將出現2%的虧損,歐元今年下跌了8%,德國國債的跌幅超過了9%。
土耳其里拉暴跌,政府的債券也受到了重創。比特幣和狗狗幣等加密貨幣經歷了大幅波動。
綠色板塊仍是市場焦點,金融機構發行的綠色債券規模增長了一倍多,但有分析師警告稱,規模比實際項目大得多。
這是全球金融市場的一些主要趨勢和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