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21|瀏覽:317
本資料由亞太未來金融研究院研究團隊編譯并整理
編者按:
貨幣是什么?貨幣的未來又是什么?
有人說,貨幣是人類最偉大的發明,它改變了荒蠻時代,建立起大范圍的社會共識;
有人說,信用貨幣是被過譽和過載的記賬和會計系統,越來越基于想象和信仰;
也有人說,貨幣已經遠遠超出了支付媒介、記賬單位、儲值手段的基礎功能,它是一種便于行權的憑證,是一張標準化可隨時兌現的社會契約。
無論貨幣是什么,貨幣的演化從未停止——從實物貨幣、實物法幣、信用法幣、電子貨幣、加密貨幣、數字法幣,乃至各類金融工具——貨幣的邊界日漸模糊。人類一直在苦苦尋求完美的貨幣方案,迄今無解。
但不完美的貨幣,并沒有阻礙創新的步伐,尤其在符號貨幣時代——信用貨幣和部分準備金結合,疊加各種金融工具的創新——催生了幾乎無限擴張的信用經濟。信用過度擴張,成為現代歷次金融危機的根源。
而今,嫁接加密和分布式賬本技術,私有貨幣與法幣的競爭初現端倪。貨幣與支付,支付與賬戶,賬戶與數據,數據與行為,密切關聯涇渭難分,它們構成了數字經濟的底層架構。
今天,我們開啟“貨幣未來”的探索,分享各國監管者對貨幣及挑戰、貨幣的未來、加密資產影響和監管的最前沿思考,意在深化認知,不求給出唯一答案。
——亞太未來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杜艷
END
熱點: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