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20|瀏覽:308
經過連續數月的大牛市之后,比特幣在最近陷入了社會輿論和管控潮的漩渦之中,同時也給數據加密銷售市場帶來了大量的系統性風險要素。
在社會輿論方面,挖礦造成的碳排放問題引起了許多領域外界面的批評,尤其是馬斯克因此中止了特斯拉汽車對比特幣的付款作用,比特幣開始積極探討解決挖幣的資源和環境污染問題,嘗試改變外部對比特幣的看法。
近期,針對虛擬貨幣交易和挖幣的嚴格管控也越來越多。一開始,三研究會發出了公告,提醒人們防范虛擬貨幣交易的風險。隨后,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召開了第51次大會,打擊挖礦和個人買賣行為。接著,內蒙古發改委發布了開展數字貨幣“挖幣”公司舉報平臺的公告。
深圳東門是我國最大的礦機市場銷售地,當比特幣價格在去年達到歷史最高時,這里造就了很多身價超過百萬的礦機代理商,但是現在比特幣價格已經下跌了超過80%,昔日的礦機代理商面臨著困難的選擇。
在幣市混亂的時期,有些人選擇黯然離場,而有些人則選擇耐心等待,爭取在混亂中獲得收益。當前,猶豫和“分散型”挖幣變成了挖礦者的解決方案。他們一邊觀察形勢,看政策是否會有松動,同時也在轉讓閑置的電腦顯卡和礦機給其他玩家或小散戶。不管政策如何變化,挖礦者清楚地知道,中國的大型礦場已經失去了優勢。
現在,中國數字貨幣挖幣史上最動蕩不安的階段已經基本結束了,但是嚴格的管控措施并沒有緩解的跡象。那些心存僥幸心態的挖礦者面臨著毀滅的風險。
據了解,到2022年3月,中國的挖礦算力在全球的占比為70%,而到4月這一占比僅為65.7%,國外算力提高得非常快。全世界前十個關鍵的挖幣算力地域,前三名分別是中國、美國和俄羅斯,其次是伊朗和馬來西亞,接下來是哈薩克斯坦和很多歐洲國家,比如挪威、德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