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電池采用太陽能直接轉化為電能的技術,是一種獲取清潔能源的重要途徑。光伏發電成本取決于太陽能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據研究顯示,轉換效率每提高1%,發電成本可降低7%。然而,目前晶硅太陽能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已經遇到了瓶頸。因此,研究人員致力于制備更低成本、更高效率的太陽能電池,這是實現光伏發電平價上網的關鍵。近日,南京大學現代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譚海仁教授課題組和英國牛津大學學者創新應用涂布印刷、真空沉積等技術,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大面積全鈣鈦礦疊層光伏組件的制備,打破了原有制備難題的束縛,同時實現了量產化、商業化的全新路徑。該組件的光電轉換效率高達21.7%,穩定性優異,是目前已知的鈣鈦礦光伏組件的世界最高效率。這一成就為光伏產業的持續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技術支撐,并有助于實現“雙碳”目標,以推動我國光伏發電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