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18|瀏覽:397
在中心化系統中,軟件升級極其簡單,只需要打補丁或者對其某些功能的兼容性等迭代更新。而去中心化系統中,升級遠沒有那么簡單輕松,它需要取得鏈上各節點或者交易方達成共識。在一些重大功能上的改善時,常會遭到社區某些人的反對,一旦有超過2/3的人不同意,那么他們就得選擇其它途徑,創造它們自己的協議和分支區塊鏈,于是分叉也就隨之發生。
比特幣通過比特幣軟件(也叫比特幣協議)的形式實現,它確定了針對所有人的規則,包括區塊大小、對礦工的獎勵等。如果所有人使用比特幣,那就得同意這份協議。類似于國家的法律,每個人必須遵守。
在區塊鏈網絡中只要發生意見分歧、協議改進(新增、升級)等就有可能產生分叉。比特幣分叉可以分為兩大類:比特幣協議和存儲交易系統。
比特幣協議完全是開源的,如果要創建自己的分支區塊鏈,那就要先把比特幣軟件源代碼復制下來,然后再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適當修改。最后,通過指定的區塊編號讓比特幣開始分叉并生效,其實就是相當于中心化系統程序中的定時指令。
分叉分為軟分叉和硬分叉。軟分叉是指在區塊鏈或去中心化網絡中向前兼容的分叉。向前兼容意味著,當新共識規則發布后,在去中心化架構中節點不一定要升級到新的共識規則,因為軟分叉的新規則仍舊符合老的規則,所以未升級的節點仍舊能接受新的規則。硬分叉是指在區塊鏈或去中心化網絡中不能向前兼容的分叉。舊節點拒絕新規則產生的區塊,新節點和舊節點會在不同的區塊鏈上運行,各自延續自己認為正確的鏈,分成兩條鏈。
分叉對礦工、交易平臺和幣價等都有影響,但通常會識別并解決這些分叉,大多數加密貨幣分叉是由于對嵌入特征的分歧。
熱點:區塊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