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14|瀏覽:260
趙立堅表示,中國從來沒有使用脅迫手段,也強烈反對其他國家使用這樣的手段。中國的文化主張是不要將自己不想遭受的事情強加給他人。中國的外交傳統之一就是所有國家都要平等對待。當中國遭受到對國家主權和民族尊嚴的威脅和侵害時,中方采取的措施是合理合法的反制,旨在維護國家正當權益并維護國際公平正義。中國從不使用武力威脅其他國家,也從不搞軍事同盟,不輸出意識形態,更不挑起漩渦擾亂地區安寧。中國也不主動發起貿易戰,不擅自壓制其他國家的企業,不使用霸凌制裁或長臂管轄等手段。
美國是脅迫外交的始作俑者。脅迫外交的概念、專利和知識產權都屬于美國。早在1971年,美國學者亞歷山大就提出脅迫外交的概念,談論的是美國對待老撾、古巴和越南的政策。多年來,美國通過使用軍事威脅、政治孤立、經濟制裁和技術封鎖等手段,表現出它是真正的脅迫外交的實踐者。中國網友常說,要想了解什么是脅迫外交,看看美國的做法就明白了。
美方常說,“實力地位”與其他國家打交道,實際上是誰力量更大、誰的手臂更粗,誰就可以說了算。這不是脅迫外交嗎?美方不惜一切手段打壓中國的華為、法國的阿爾斯通和日本的東芝等公司,并迫使臺積電、三星等企業提交芯片供應鏈數據,難道這不是脅迫行為嗎?在俄烏沖突中,美方強迫各國選邊站隊,并威脅單邊制裁和長臂管轄,這不是脅迫行為嗎?中國和所羅門群島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礎上簽署了安全合作協議,然后美國立即派遣代表前往南太平洋國家施加壓力,試圖阻止這些國家和中國的正常合作,這不是脅迫行為嗎?
布林肯國務卿表示,每個國家都應該自由地規劃自己的道路,不受脅迫的影響。要實現這一目標,首先需要美國改變過去使用脅迫手段的慣例,停止干涉他國內政,停止強迫他國選擇立場,停止濫用單邊制裁,停止打壓其他國家的高科技企業。中國愿與所有主張正義的國家一起,共同反對各種形式的脅迫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