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12|瀏覽:386
硬分叉是一種不兼容向后兼容的軟件更新方法。一般情況下,這些情況發生在節點以與舊節點的標準沖突的方法添加新規則時。結果,區塊鏈出現了分裂,生產出2個獨立的網絡:一個依照舊標準運作,一個則按照新規則運作。因此,現在有兩個網絡并行運作。他們將繼續產生區塊和交易,但不再在同一區塊鏈上工作。在區塊鏈網絡達到分叉區塊以前,全部節點都具有相同的區塊鏈(而且歷史數據仍然存在),但是這以后他們將具備不同的區塊和交易。
對于比特幣,硬分叉有三個影響:對礦工、對產業鏈和對幣價。短時間的猶豫和分叉后礦工必須考慮的是持幣客戶的意愿。一旦分叉出現,礦工可能不得不讓算力分散,造成不經濟。客戶擔心的是比特幣資產的安全和價值的變化,因為重放攻擊的風險,投資者的猶豫心態濃厚。比特幣分叉后比特幣的幣價也會非常不穩定。
以太坊以前就完成了硬分叉,最終導致了ETC和ETH的發生。從現在的情況來看,其中一個早已日漸式微,但仍然挺立的存在于加密貨幣市場;另一個在近期呈現出了強力上升的趨勢。也許領域能夠承受得住這一次次的分裂和適者生存,但大部分客戶卻很難承擔這樣的反復變化,因為一次錯誤的決定導致的后果可能是十分嚴重的。
因此比特幣硬分叉必須更加慎重地考慮。從對比特幣長期發展有益的角度來看,專家提出的建議是能別分叉就別分叉,不論是軟的還是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