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10|瀏覽:275
有許多經濟學者不相信無國籍貨幣的存在,而比特幣的出現必然會引發對貨幣本質及在經濟中作用的深入探究。比特幣的機制與凱恩斯的需求驅動供應理論存在矛盾,這讓某些經濟學家感到不悅。比特幣的供應時間表不受需求驅動,而是由數學和代碼預先確定的。大約每10分鐘就會有一個新區塊添加到比特幣的區塊鏈中,新區塊會將固定數量的比特幣添加到供應中。每210,000個塊,供應增量就會減半。無論有多少人持有比特幣,上述供應增量循環都會繼續。
美國經濟學家保羅克魯格曼將比特幣描述為“沒有后盾,沒有現實的束縛”,并認為比特幣扮演著自給自足的個人主義的幻想,并非偶然政府或銀行等機構。這個觀點受歡迎的程度,說明了人們對貨幣的理解還存在很大的爭議。
當人們意識到自己對這個世界的認知存在錯誤時,他們不僅僅會關注貨幣問題。他們還會問自己其他的問題,比如政府是否需要為人們提供醫療、慈善以及司法服務等等。他們會尋找一種符合其新發現的經濟理論。
在比特幣出現之前,人們對于經濟學分析中的某些理論比較持謹慎態度,可是隨著比特幣的發展,人們對某些經濟理論的質疑加深了。例如,奧地利經濟學認為是人類如何在資源稀缺的世界中有目的地行動的理論之一。
比特幣不僅僅是一種全球資產,還是一位經濟老師,它將把我們從凱恩斯主義的黑暗時代拉到奧地利的黃金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