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4-30|瀏覽:267
Web3.0被視為一個非常前沿的話題,也是一個很老的話題。它首次被提及是在2006年早期,由Web設計先驅和現代互聯網標準最大的貢獻者之一的Jeffrey Zeldman在一篇批評Web2.0的文章中提出。自此以后,Web3.0這個詞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也成為了越來越多爭論的焦點。
所謂Web3.0,是即將到來的第三代互聯網,網站和應用程序將能夠通過機器學習、大數據、去中心化賬本等技術,以類似人類的智能方式處理信息。這將是一個更加自主、更加智能和更加開放的互聯網。
Web3.0的應用
亞馬遜、蘋果和谷歌等公司正在構建或擁有將其轉變為Internet3.0應用程序的產品。利用Web3.0技術的兩個應用程序實例是Siri和Wolfram Alpha。
Siri是Apple的語音控制AI助手。自首次出現在iPhone機型中以來,它變得更加智能并擴展其功能。使用語音識別和人工智能執行復雜且個性化的指令。
Wolfram Alpha則是一個“計算知識引擎”,通過計算直接回答用戶問題。
外界對Web3.0的認知共識
外界對Web3.0的認知共識是,必須是開放的、安全的、呈現去中心化/分布式特質的,且平臺和應用必定具有原生配證,以保證在運行過程中自動結算各方的利益分配。Web3.0需要實現存儲、協議、網絡、機制、應用及生產方式、組織方式、分配方式等層面的全面革新。隱私、數據、權利、審查、身份等也成為與Web3.0緊密相連的關鍵詞。而近年來大火的區塊鏈、大數據、云計算、高速高可靠移動網絡、物聯網、智能硬件等也被認為是與Web3.0密切相關的新技術或新概念。
聲明:本文是網友投稿,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區塊鏈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