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7-18|瀏覽:572
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與金融服務及庫務局(FSTB)率先在此類代幣的監管方面邁出了一步,推出了與法定貨幣掛鉤的穩定幣的新許可框架。
同時,新框架是在二月份結束的兩個月的咨詢后公布的,并吸引了來自行業參與者和機構的 108 份意見書。
新規則現在規定,所有 FRS 發行人都必須獲得香港金管局的許可。許可標準包括營銷語言、目標人群和域名等因素,以檢查實體是否正在積極向香港公眾推廣 FRS。穩定幣發行人還必須確保始終保持儲備資產的全力支持,以避免潛在的擠兌并確保生態系統的穩定。
行業對監管框架的反應
調查顯示,人們充分理解該行業監管的必要性,因為大多數受訪者都贊同這些措施。監管機構還強調,穩定幣應有儲備資產的充分支持,以避免出現與法定貨幣掛鉤的情況。他們指出,缺乏足夠的儲備可能會導致穩定幣擠兌,從而影響整個系統的穩定性。
在新框架下,香港金管局還負責處理穩定幣發行人的沙盒計劃申請。該計劃于今年 3 月啟動,旨在建立創新沙盒,為未來制定法律框架。沙盒計劃參與者的詳細信息預計將在未來幾周內公布。
市場影響和全球背景
新規有望吸引更多穩定幣發行商進駐香港。First Digital 首席執行官 Vincent Chok 強調,市場對加密貨幣的許可流程有著明顯的興趣和需求,這項新規符合加密貨幣市場的積極趨勢。
與此同時,香港和澳大利亞的現貨比特幣ETF也吸引了不少投資。6月21日至7月13日期間,香港的比特幣ETF投資組合中的比特幣增加了28.6%,共持有4941個比特幣。
這些事件發生在全球市場變化的背景下,例如德國政府大規模出售以及全球 BTC ETF 市場重新受到關注,目前該市場擁有 105 萬 BTC。
香港加密貨幣監管的未來
香港當局繼續推進法案的準備工作,并計劃盡快提交立法會審議。這一做法符合香港成為加密貨幣和區塊鏈中心、充分保護消費者權益和維護金融穩定的總體規劃。
完善穩定幣的整套規則和監管,可以為其他司法管轄區提供借鑒。這樣,香港模式可能會成為其他司法管轄區的參考點,因為當局在保持對行業的控制的同時,專注于創新的發展。這一舉措可能會導致其他地區建立類似的框架,從而為數字資產創造更安全的環境。
香港金融管理局與金融服務委員會宣布穩定幣發行人許可制度一文最先出現在 Coinfomania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