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6-19|瀏覽:468
作為Web2.5的香港RWA,就像二十年前的港股,相當于Crypto“港股”,對于中環金融老炮們,可以理解為港股3.0,或者港股資產代幣化。香港RWA與港股的最大相同處就是大部分都是內地優質資產,面向全球資金進行融通。
(ChatGPT作圖)
雖然以前的文章《幣股聯動的RWA模式》介紹了幾只Web3.0概念、比特幣概念的股票幣股聯動的情況,但總體而言香港的上市公司還沒有完全找到與虛擬資產和Web3.0的“RWA”模式之路,想象空間還很大。
Web3資產配置和投資
幣股聯動的RWA模式,最簡單的就是上市公司公布Web3.0戰略,實現傳統金融的股票與虛擬資產的聯動,上市公司在配置比特幣或投資相關Web3.0合規項目后,公司股票通過與虛擬資產的投資配置、Web3布局的聯動,在以比特幣為主的虛擬資產價格或價值持續上升的同時,帶動現實世界的上市公司股票價值也翻倍增長,這種聯動的增長往往是溢價或倍增的。
對于上市公司而言,最簡單的第一步就是配置比特幣或委托配置比特幣資產,讓上市公司的資產表有浮盈資產,第二步是結合主營業務或相關性布局Web3.0的投資和建設,通過Web3.0的流量和代幣價值的增量,來促進上市公司股票的上漲。
港股的債與RWA的債
香港金融圍繞港股上市公司有著豐富的渠道和生態,一個資產包貨上市公司的募投管退等環節都非常成熟,甚至是桌面上的、桌面下的都有。港資券商的投行業務、分銷渠道和PI客戶,基本上都是圍繞上市公司而服務的。
上市公司的債,可以是上市公司的企業債,也可以是可轉債(債和股的結合),發行制度簡單、發行和擔保結構方便、轉債市場交易。
RWA的債,將內地優質資產或者優質企業債,通過類港股上市公司的紅籌結構和SPV公司,發行企業債的Fund,再代幣化發行為RWA項目。
也可以基于上市公司的背書發行RWA權益型NFT,SPV公司的現金流NFT的流動性池子;如果在RWA底層資產基礎上,再衍生出yield Token代幣,可以想RWA NFT來空投yield Token代幣,或者同時空投上市公司股票。
這些可以利好那些營收規模交易流水比較大的、新興領域的上市公司,比如直播影視、醫藥生物健康、綠色能源、AI算力、互動游戲、大宗商品或耐用品等等,可以在不考慮傳統的市盈率模式,而是通過RWA代幣溢價和現金流來實現價值增長。
圍繞港股與RWA的監管,對于具體項目,SFC監管要求目前是case by case,再看是簡單型還是復雜型產品設計。對于有上市公司的背書,而且有可轉債和股票期權支撐,適合設計簡單的企業債即可。通過上市公司的債券或基金,再代幣化,核心是與長期合作的券商一起做好發行和承銷;而以往港股常規操作比如增發、配供等,RWA債也可以增發和拆分,圍繞企業融資的金融樂高其實是很像的。
復雜型STO/RWA的設計,則會基于上市公司的某資產包或收益權,進行ABS或者類REIT設計,但因為復雜型RWA產品在監管上會比較嚴格,尤其是轉向零售市場,所以不太建議在初期階段做類似設計。
港股上市公司還需要做好一些準備工作,比如在持牌合規交易所的開戶和PI認證,目前還是比較麻煩,比如實控人和股東的穿透等等,我們的基金和上市公司的認證開戶折磨了很久。
同時,考慮到結構設計中,在合規RWA資產之上,還可能會有第二層的代幣設計,所以也要借助國際站或offshore的另類投資,做好開戶、TGE等準備。
Web3.0的加密港股空投模式
之前文章討論過“持牌合規向右,散戶代幣向左”,其實就是RWA交易所的左右分類,持牌合規的交易所類似H的香港站,另類投資的交易所類似H的國際站或者offshore的RWA交易所(非現在的原生加密貨幣交易所)。
香港站,合規的證券類產品,面向用戶不同,以香港的PI和合規散戶為主;
國際站,非證券類的RWA代幣,面向關注RWA賽道的全球Crypto用戶或傳統金融市場轉化過來的小白用戶;
從全球資金趨勢來看,優質的企業債、固收類產品、股權私募等會成為RWA的主流產品。
RWA代幣與港股的目標用戶群有差異,生態有交叉和不同。港股的很多玩法,其實在Web3.0和RWA代幣化里面,一樣可以有傳承和創新。比如消費送股票,RWA項目可以充值送RWA代幣;比如RWA代幣發行,購買RWA代幣,空投(贈送)上市公司股票(實物金融資產,可以是帶限制的紙票托管)等等。
Web3.0的一些獨特玩法,也可以體現出RWA與港股的不同。比如借鑒Runes和Runestone的空投玩法,可以在早期實現對社區散戶的fairplay,實現散戶對機構客戶的逆襲。
無論如何玩,關鍵在于中環金融港股的人和Web3.0加密金融的人能夠相向而行,在Web2.5的中庸賽道上,實現RWA的落地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