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3-17|瀏覽:460
最先拋出元宇宙概念的Roblox,帶火了沙盒游戲,各游戲大小廠,都在打造類似于Roblox的產品。如游戲公司莉莉絲內部正研發UGC創作平臺達芬奇,昆侖萬維旗下子公司Opera,在海外推出了同類產品。相關產品的投融資也一度起飛。?但從盈利角度來看,2004年就已經成立的Roblox一直處于高增長高虧損的狀態,2021年第四季度成績未達分析師預期,股價去年上漲130%,但今年以來累計下跌29%。一位游戲行業的分析師告訴深燃,“沙盒游戲在國內熱度一直不算高,Roblox在騰訊的加入、元宇宙兩波概念下火熱了兩次,現在國內這一話題的熱度,已經大幅下降,不及過去了。”?
一位放棄從游戲賽道切入元宇宙的創業者對深燃表示,據他觀察,現存游戲模式的產品,關注度在下降,“現在大家對底層技術,尤其是能面向未來沉浸感的設備、引擎技術,關注度提升了非常多”,而在監管的影響下,通過游戲切入元宇宙,將面臨更大的挑戰。?VR/AR,可以說這是國內外巨頭們最重視的賽道。在國內,騰訊加碼XR、字節跳動收購Pico,國海證券研究所將國外巨頭動作進行了梳理,持續布局VR/AR業務的還有微軟、蘋果、索尼、Facebook,Microsoft等,其中微軟、蘋果更注重AR布局,Facebook、索尼更注重VR業務,國內外巨頭都在從“下一代互聯網硬件切入”元宇宙。?
VR/AR賽道融資熱情也持續高漲。根據天眼查數據,2021年1月至2021年2月,國內VR/AR賽道融資高達215起,僅9月就有29起。有報告指出,面向C端的VR/AR企業受到的關注增加,消費級的AR/VR硬件設備競相亮相,涵蓋娛樂、教育、醫療、交通等諸多方面的應用。?但資本的耐心也是有限的。一位嘗試將VR與社交相融合的創業者告訴深燃,和投資人交流時明顯感覺到他們看好這一方向,但是想要著急出成績,帶給他們團隊不小壓力。?心急下的亂象:盲目融合、缺少創新?盡管探索需要時間,為了爭搶熱度,搶先發布產品,很多創業者們都在和時間賽跑。?有的是盡量壓縮制作時間,不追求技術。?
老木介紹,制作一個基礎質量的虛擬人,他們需要3個月時間,不少公司一上來就盤算著,怎么在一個月以內完成。這類需求多了,他都麻木了,“(做虛擬人)有藝術創作的成分,從腦子里的一個想法到模型,加快不了。比如你給畫師加很多錢,他們還是得需要時間畫”,這類要求沒法實現。?隨著越來越多跨行業的公司試水,他發現,整體對虛擬人的要求,反而在降低。低質量虛擬人正在短視頻平臺上泛濫,有的賬號將真人臉生硬的替換為虛擬人形象,就開始了虛擬人博主的運營。這樣粗制濫造的虛擬人,正在傷害行業。?
火鳳資本聯合創始人陳悅天告訴深燃,現在虛擬人應用的產品主要為圖片和視頻,和人們想象中的虛擬人相差甚遠,“大部分虛擬人公司,就是一家圖形渲染工作室。”?虛擬人行業拔苗助長,浮躁繼續,與捏臉有關的游戲、社交平臺,也有虛火的傾向,產品缺乏創新,同質化嚴重。?如有行業人士提到,啫喱像是3D頭像社交應用ZEPETO,和實時定位應用Zenly的綜合體。關注社交的投資人陳兮兮也表示,啫喱的功能與很多社交軟件相似,只是捏臉的畫風不太一樣,“沒有太多新東西”。?
熱點: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