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2-27|瀏覽:352
目錄
韓國監管機構和美國 SEC 解決 NFT 分類問題
隱私問題和商業成本浮出水面
據當地媒體報道,韓國金融監督院 (FSS) 主席李福賢 (Lee Bok-hyun) 計劃于 5 月會見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 (SEC) 主席加里·詹斯勒 (Gary Gensler),討論韓國金融監管機構 (FSS) 的分類問題。不可替代代幣(NFT)和現貨比特幣交易所交易基金(ETF)的批準。
這次會議具有重要意義,因為韓國和美國金融當局正在考慮將 NFT 基于區塊鏈的數字所有權視為虛擬資產。
韓國監管機構和美國 SEC 解決 NFT 分類問題
不可替代代幣為圖像、視頻、藝術品和房地產等各種數字資產提供獨特的真實性證書,近年來在亞洲受到重視。
然而,對于 NFT 并沒有明確的法律定義,導致人們對于它們是否應該被歸類為技術、虛擬資產或證券存在不同的觀點。
報道稱,在韓國,7 月生效的《虛擬資產法實施令》中,NFT 最初被排除在虛擬資產范圍之外,因為其所謂的“主要可收藏”性質和市場風險較低。
然而,隨著包括比特幣在內的虛擬資產價格飆升,不可替代代幣越來越受到投機行為的影響,促使人們呼吁將其視為與比特幣一樣的可計算資產。
金融監管局和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主席之間的會議預計將解決這個問題,行業利益相關者強調需要為不可替代代幣建立明確的定義。
隱私問題和商業成本浮出水面
正如報告指出的那樣,韓國監管機構對 NFT 分類的擔憂主要源于其不同的用例以及對該領域運營企業的潛在影響。
雖然一些人認為 NFT 應作為虛擬資產進行監管,但另一些人則認為某些 NFT,例如專門在視頻游戲中使用或作為現有資產的電子版本的 NFT,應被排除在外。
此外,將不可替代代幣納入虛擬資產需要企業獲得虛擬資產經營許可證,這涉及大量“人力和成本”,包括信息安全管理體系(ISMS)認證和監管審核。
批評者認為,將 NFT 納入虛擬資產監管可能會對銀行交易和商業活動施加“過度”限制,尤其會影響初創企業和中小企業。
此外,如果金融服務委員會管理韓國發行的所有 NFT,允許全面跟蹤藝術品、門票和汽車等 NFT 交易物品的使用歷史,人們擔心可能會侵犯隱私權。
金融監管局和 SEC 主席之間的會議結果可能會影響《虛擬資產法》執行條例的變化。
最后,報告指出,行業專家推測金融服務委員會可能會努力將 NFT 相關定義納入該法案,以便為在該領域運營的公司提供更明確的指導和指導。
雖然 SEC 會議的總體議程和時間表尚未確定,但韓國和美國監管機構之間的討論預計將塑造虛擬資產領域內不可替代代幣和比特幣 ETF 的未來,并可能為未來的發展鋪平道路。更大的監管框架。
精選圖片來自 Shutterstock,圖表來自 TradingVie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