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2-11|瀏覽:412
銘文之后,Solana生態又開始一發不可收拾了。從Depin到meme,讓大家漲出信仰,漲出自信了。
有人還做了一張圖,一個大青蛙開車返回流淚,車上寫著“ETH”;然后馬路牌上高懸solana,笑死我了。
爭論,往往會激發很大的熱度,雙方各自執著,現在是下克上,因為Sol漲太多了,底氣很足;支持以太坊的聲音小震撼------到了這很容易就傳出一些誤區,讓大家搞清楚狀況。
首先,Solana的直接以太坊不是以太坊,而是以太坊的layer2。
如果從最終的結果來看,市場上99%的以太坊同質公鏈都會因為沒有長期、動態的護城河而被淘汰。
為什么這么說?投資實際上著眼于最終結果,然后為失敗的機會承擔認知風險。
過去公鏈的發展史就是以太坊的擴容史。所有的公鏈都是圍繞著“性能”、“擴展性”而展開的。
但問題是,從整個行業來看,他的核心主張是顛覆傳統金融。只有顛覆才能重塑整個行業并釋放如此多的財富,因為財富被重新分配......
那么我們應該思考的是,如果區塊鏈失去了去中心化,它與傳統的web2相比有什么樣的競爭優勢?經過這一輪的銘文,所有談論性能、TPS的公鏈都被打回了原形。
退一步萬講,提升是性能再好,那也是矮個里挑高個,web2就是靠著中心化來達到預期的成本以及更快的效率,這就是中心化的優勢---- ---那你的一條公鏈怎么去跟web2對比性能和成本?
這是一個悖論。因此,在區塊鏈中,公鏈的核心基礎設施必須以去中心化為最高優先級。否則,整個行業就會不穩定。
目前來看,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以太坊最終的確定性都大于Solana。這是核心的投資判斷,一切決策都是基于這個判斷。
說得好聽一點,就是一個概念被投放市場并導致泡沫破裂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由于市場參與者的素質和結構成分,會出現大量的投機機會。
至于散戶的這種炒作機會,則是來自一級市場的低估,到牛市泡沫吹大的二級市場市值。
說到這里,我必須再次強調一點。對于項目的市值而言,散戶的影響微乎其微。真正對市值影響較大的是評級機構。因為它們會影響一級市場機構的估值預期,決定機構是否會按預期估值付費。
過去公鏈上的倍數很高,因為原來的項目都是ICO,一級市場估值太低。經過19到20年的等待,大量機構進入市場,妓女多,妓女少,所以公鏈項目被推到了天價。
然后風險投資家開始籌集自己的資金。此時,第一級公鏈項目還沒有散戶。都是由明星機構推動,小機構接手。一級市場估值天價。您預計二級市場有多大?空間?
另一方面,公鏈項目機構聚集,加密行業的奇點效應尚未爆發。以太坊每次牛市都處于成為卡比的境地。公鏈項目是最持久、最燒錢的賽道。這也意味著,雖然它們是投機賽道,但仍然具有很強的可持續性。
只是公鏈延續上的機會會越來越少,而且越來越確定。說越來越少,是因為除了行業聯動帶來的超級大暴跌之外,是沒有機會的,說越來越少確定,是因為在每次暴跌后,除了BTC和ETH,都能點燃一定的信心說會反彈的共振,就是公鏈經歷了。
這就是公鏈的投機邏輯。
當然,未來加密世界允許有不那么去中心化的公鏈來承擔一些鏈上社會活動,但這個貢獻最終顯然不如以太坊的,黑暗叢林法則會放大馬太效應。
最終加密世界會由以太坊+特性公鏈+跨鏈公鏈構成。其中特性公鏈加起來可能就得占3成,以太坊一家可能就得占5成。
那么特性最好的公鏈就是以太坊市值的20%到50%之間。并且更加確定。
現在能成為龍一的特性公鏈現在看來就是solana可能性最大了。從技術上來說,目前得到了很多頂級DeFi創始人的認可,從項目團隊上來看,過去總能跟上市場熱點,從NFT到銘文再到Depin,說明其中的開發者很有能力。
但如果 Sol 想要達到以太坊的 50%,那么就將是兩倍以上。如果以太坊達到前期高點,sol 將會超過 4 倍,但目前的情況可能會超過兩倍--------因為 sol 前期高點只有 259U 。
所以現階段不宜追逐高SOL。市場還沒有那么多資金涌入,資金處于輪動狀態。只是散戶投資者的數十億美元在輪換,妓女越來越多,顧客卻越來越少。
再說一個數據,以現在BTC的價格來看,90%的BTC持倉地址都是盈利的,市場不會讓那么多人賺錢的,會有回調,配額,配置一些Sol,是非常好的選擇。
以上是我對以太坊和Solana的看法。說實話,我的觀點和大多數人不一樣。在同一時間維度中,沒有人能夠判斷現在的水平。大家只看漲價------但這是最沒有意義的事情。
能看遠一點,決定了選擇的正確概率;而是否能抵住貪婪和恐慌,這又決定了你的倍率。
投資不外如是。我可以教的,正是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