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1-31|瀏覽:337
中國的加密貨幣市場正在復蘇?
自2021年中國加密貨幣市場以來,中國境內的交易所、幣商以及礦工都受到嚴重沖擊,大量資金考慮到政策風險撤出,當時一度引發加密貨幣市場下跌,也讓中國境內的加密貨幣交易逐漸走向地下化,成為游走在法律邊緣的灰色地帶。
有趣的是,根據加密貨幣數據平臺 Chainaanalysis 的數據顯示,2023 年中國的 P2P 全球交易量排名自 2022 年的 144 名,呼吸跳養殖第 13 名,單單在 2022 年 7 月至 2023 年 6 月間,中國加密貨幣市場的 P2P 交易金額估計就高達 864 億美元,超過了香港本地的 640 億美元,散戶的大額交易(1 萬美元至 100 萬美元)參與,更是全球戰場(3.6%) )的倍數。
買比特幣比買股票、房產更安全
從《路透社》調查的數據來看,過去三年間中國對房地產行業的打擊,導致股價下跌,不僅是大眾建商獨木難支、爛尾樓遍地,股市表現更為糟糕,滬深300指數自2021年初以來下跌了一半,可以說股市、房市皆重挫。
在買股、買房都虧錢,甚至一度發生如河南村鎮銀行那種般無錢可領的情況下,許多中國民眾已經開始關注經濟崩盤的可能性,并暗中將目光轉向被禁止買賣、挖礦的比特幣,許多對中國投資人而言,持有比特幣等加密貨幣資產,投資國內的股市和房地產更加安全。
灰色交易盛行
盡管政府早在2021年就禁止了加密貨幣的交易和挖礦活動,并嚴格監控跨境資金流動,但正所謂有政策下有對策,隨著經濟和股市的不振普遍,越來越多的中國投資人穿梭于OKX、幣安(Binance)等交易所,或者通過線下交易等灰色管道,持有比特幣等加密貨幣資產。
僅限管深制裁,在媒體訪問是否開放中國人注冊時,多數交易所都給出否定的答復,但截至目前仍能看到加密貨幣交易所,仍將突破網社群路、鋪散KOL等方式,在暗地里指導中國投資人如何利用海外銀行賬戶,甚至是支用付寶、微信支付等第三方支付方式,繞過中國監管,將人民幣兌換成穩定幣。
香港成加密貨幣交易避風港
是的,要求人們禁止使用加密貨幣的中國政府高層,自己似乎也對經濟危機有所警覺,一位總部位于香港的加密貨幣交易所高層就爆料,對高官和民眾有趣已經開始使用每年5萬美元的外匯購買額度,將資金轉移至香港的加密貨幣賬戶。
除了個人投資外,該高層也看到了眾多的中國加密貨幣商和金融機構,包括中國銀行、華夏基金和嘉年華基金管理公司等,都在香港下屬成立來嘗試探索與加密貨幣相關的業務。
而他也指出,對于中國政府而言,取消加密貨幣貨幣否定否定過去的決策,目前來說是不可能的事情,但近2年加密貨幣市場的飛速發展,卻已經讓政府認識到了比特幣的潛力和創新性,這也是為什么要在香港支持加密貨幣交易的原因。
作為特別行政區,中國或許是希望能夠滲透香港這樣的試驗場,在新加坡和紐約等金融中心都遵循的世界趨勢中站穩腳跟,而加密貨幣市場的發展,似乎也已經成為了中國投資人和政府關注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