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28|瀏覽:295
看到這個名詞,恐怕很多投資者會感到陌生,它是一類代幣的特定稱謂。在和大家介紹NFT之前我先和大家講一個我們既熟悉又陌生的詞FT。
FT是英文FungibleToken的簡稱,翻譯過來是“同質(zhì)代幣”的意思。這類代幣每個在特性上都是相同的,目前最多的FT就是以太坊上基于以太坊ERC-20標準發(fā)行的ERC-20代幣。
在本輪DeFi大潮中崛起的以太坊生態(tài)中的絕大多數(shù)DeFi項目的代幣(比如我們知道的Compound、MakerDAO、Uniswap、Balancer、Curve、YFI、AMPL、SNX、Aave、UMA等)都是ERC-20代幣,也就是FT。
舉例來說,比如我有一枚YFI的代幣,另一個投資者也有一枚YFI的代幣,那么我手中的這枚YFI和另一個投資者手中的YFI在使用上是完全一樣的,沒有區(qū)別,這就是同質(zhì)的意思,YFI就是同質(zhì)代幣FT。
NFT是與FT相對的另一種代幣,它是英文Non-FungibleToken的簡稱,翻譯過來是“非同質(zhì)代幣”的意思。這類代幣每個在特性上都不同,目前最多的NFT是以太坊上基于以太坊ERC-721標準發(fā)行的ERC-721代幣。
NFT代幣最早實現(xiàn)的例子是2018年年初比較火熱的在以太坊上的一款游戲---加密貓(CryptoKitty)。
在這個加密貓的游戲中,系統(tǒng)會不斷發(fā)行各種虛擬的貓,但每一個貓的特性都不同,比如皮膚有差別、眼睛有差別等等。所以我手中的一枚加密貓和另一個用戶手中的加密貓是不同的。
這個加密貓的游戲就利用了貓與貓之間特性的不同,每一個都獨一無二,將貓定位為虛擬收藏品,讓用戶在加密貓的平臺上交易各種貓,各種貓也因為它們各自的特點不同,是不是討喜而有了不同的交易價格。
這款游戲在剛推出時曾風靡以太坊社區(qū),引來大量玩家參與,也引發(fā)以太坊交易費的高漲,但終因玩法單調(diào)很快便沒落了。
盡管加密貓沒落了,但NFT概念卻沒有沒落,以太坊社區(qū)有大量團隊在加密貓之后繼續(xù)在這個領域進行各類創(chuàng)新和發(fā)明。尤其是將NFT的代幣標準ERC-721用來開發(fā)各種虛擬藝術品,游戲道具和虛擬收藏品。
經(jīng)過這兩年的發(fā)展,NFT代幣以及基于NFT代幣的各種生態(tài)應用現(xiàn)在也漸漸開始成熟。
這些基于NFT的生態(tài)應用中現(xiàn)在比較成熟的就有交易各類NFT代幣的去中心化交易所。
目前最大的去中心化NFT代幣交易所是opensea。用戶可以在上面買賣各類NFT代幣,這些代幣多是愛好者們自己創(chuàng)建的各種怪異圖案、虛擬游戲中的人物等。
除了opensea以外,還有今年迅速崛起的新興NFT交易所rarible。
這個交易所的功能和opensea差別不大,但最大的特點是它發(fā)行了自己的代幣RARI。大家要注意的是rarible交易所中交易的物品是NFT代幣,但rarible項目團隊發(fā)行的代幣RARI仍然和絕大多數(shù)以太坊項目發(fā)行的代幣一樣是基于ERC-20的FT代幣。RARI已經(jīng)上線并且可以在Uniswap上交易。
除了NFT交易所,還有其它一些基于NFT的項目今年也紛紛涌現(xiàn),比如利用NFT代幣并把自己購買的很多代幣拿出來作為抵押發(fā)行了whale代幣,然后賦予whale代幣各種使用功能。
今年還有更夸張的一個項目MEME。項目方最初在電報群給每個早期用戶空投了350個MEME代幣。MEME代幣的持有者可以通過抵押MEME代幣獲得小菠蘿,當用戶手中的小菠蘿累積到一定數(shù)量時,可以用來換各種NFT虛擬藝術品。
就是這樣一個純粹娛樂的游戲使得MEME代幣的價格由一文不值在短短幾個月時間漲到了截至寫稿時的1200美元。
上面這些NFT項目的代幣現(xiàn)在值不值得投資不是我想和大家強調(diào)的,我想和大家分享的重點是市場又開始涌現(xiàn)了一個新熱點,而這個新熱點值得愛好者們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