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28|瀏覽:263
雙幣結構的典型代表是DeFi的創世人MakerDAO。MakerDAO系統里有兩種代幣,一種是穩定幣Dai,另一種是治理和權益代幣MKR。簡單來說,可以把Dai看作是Maker的產品,而MKR是系統的股票。
對于MakerDAO等非底層協議的應用層來說,雙幣機制似乎是一種必然選擇。如果讓DAI來承擔MKR的治理功能,那么理論上DAI的無限增發會削弱它DAI作為支付貨幣不可能替代MKR的股權或治理作用。
此外,雙幣機制在去中心化治理方面也是一個典范。以Maker為例,DAI可以被理解為基于智能合約的代碼治理,而MKR則是基于共識的社區治理。
從價值捕獲的角度來看,MKR的權益主要包括經濟權益和治理權益。DAI借貸產生的手續費收益和平臺借貸業務差價收益會用于回購和銷毀MKR,從而推動MKR升值。隨著DeFi借貸市場的發展,DAI的發行量和整合系統的收益都將增加,因此回購銷毀的MKR也會不斷增加。
從這個角度來看,MKR類似于平臺幣,具有財務價值支持的通縮型代幣。同時,MKR也具有治理權益。MKR的持有者可以投票決定系統中的重大事務,涉及系統穩定性和參與者利益分配等方面。
然而,MKR持有者也要承擔相應的風險。在極端行情下,抵押品跌幅過大或其他黑天鵝事件導致系統資不抵債時,Maker會采用增發MKR的方式來解決這種情況。雙幣機制保障了MakerDAO系統的長期穩定與安全,并為極端情況下的風險準備了“后路”。
雙幣機制在當前的DeFi流動性挖礦困境中可能也是一個解決問題的可選項。過量的流動性挖礦導致DeFi市場下跌,大量代幣進入二級市場,難以形成價值預期,最終導致市場崩盤。為了避免這種情況,一些項目如韓國的借貸聚合器HubDAO采取了嚴格控制挖礦產量和雙代幣結構的做法。通過挖礦代幣吸引早期關注者來參與,用治理代幣賦予財務價值,并不斷通縮以捕獲生態內的價值。
總體來說,代幣的分工機制對于DeFi生態系統的安全、治理和增長都至關重要。無論是MakerDAO還是HubDAO,它們的雙幣機制探索都值得長期關注和研究。
熱點:區塊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