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27|瀏覽:256
當以太坊網絡呈爆炸式增長時,革新性便隨之而來,“DeFi力量”便由此形成。
兩月內,DeFi產品總市值翻倍超20億美元;隨著ETH2.0的即將到來和分片技術的提高,還有其他公鏈參與進來,DeFi有機會發展為真正重要的金融力量。
值此高光時刻,ZTGlobal向全球發出邀請函,邀請布局DeFi賽道的新秀項目和專家共同探討DeFi在加密貨幣市場的發展前景。
維基鏈聯創、CPO張曦分享了以“DeFi以及以太坊上DeFi項目的三個硬傷”的主題。
在張曦看來,要想了解DeFi,首先先要了解金融。只有更好地理解金融的本質和目的,才能更好的認識到DeFi的價值。
張曦認為,金融的本質就是信用。信用,是整個金融全領域的基石,也是全球資本市場得以維系的基石和最終之錨。如果沒有信用,就不會有通貨,人類就會退回到物物交易的時代。有了信用,通貨才有價值,因為通貨的本質就是一種主權信用負債。有了通貨,每個國家的國民經濟,全球國際貿易,才能得以良好運行。解決了通貨這個度量衡的問題后,才是商品的流通,由此可以進入交換的環節。后來,人們發現很多商品的流通本質只是產權的轉移,并不需要實物的交割,這就是資產證券化。資產證券化之后,交換就變成了資本市場上的交易,大大促進了商品流通和交換的效率。在這些資本運作的背后,都需要第三方來保證信用,比如存款需要銀行、合同需要律師和法院、股票需要股票交易托管中心等。
DeFi:讓人人都能參與的普惠金融
中心化運作,這就是傳統金融體系的運作方式。然而,有沒有更好的方式保證金融的信用基礎呢?
對此,張曦表示有更好的方式,那就是DeFi。張曦認為,在去中心化的金融體系里面,沒有法院沒有警察,所奉行的代碼就是法律(Codeisthelaw)。代碼智能合約自動執行預設好的關系和交換規則,這就是DeFi最核心的一點。另外,DeFi也是是公開透明的。簡而言之,去中心化體系雖然和中心化體系不一樣,但是作用是一樣的,它可以確保每一次交換公平、真實、有效。
那么,去中心化的金融體系意義在哪兒?有什么作用呢?
張曦表示,全球各個國家都在推普惠金融,而普惠金融要求就很簡單,一個普一個惠。普的意思就是用戶多,惠的意思就是便宜。實現普惠金融,就是要求做到用戶多又便宜,能夠又多又便宜地做到真實公平有效的交易,他覺得去中心化金融可以滿足這些要求。
此外,張曦認為DeFi準入門檻很低,只要上線,只要買一點數字貨幣就可以使用DeFi,并不是是超級大客戶才可以用DeFi。整個系統可靠透明和開放,無對手風險,因為資產都在鏈上并且自動執行,交易對手無法違約。雖然DeFi體量還非常小,處于萌芽階段,但是仍然主張DeFi是一種最有可能、最有效實現普惠金融的金融科技方式。
以太坊上DeFi的三點硬傷
目前,以太坊是DeFi項目的主陣地,上面有很多明星項目包括MakerDao、Uniswap、Compound、Aave等。但是,張曦認為以太坊上DeFi存在三個共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