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27|瀏覽:257
數字貨幣與美國大選: 盡管中國占據數字貨幣市場30%的用戶量,但是美國疫情并沒有好轉的情況成為數字貨幣進一步上漲的障礙。疫情的好轉決定了就業人口的儲蓄與消費能力,進而間接拉動了消費情況。然而,美國疫情持續惡化,導致國外經濟每況愈下。特朗普對于疫情的控制不如人意,讓美國迎來了比1929年更嚴重的經濟災難。因此,美國大選將意味著新的經濟局面。
距離11月3日大選投票日已不到30天,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在全國民調中持續領先謀求連任的總統特朗普。在9月進行的60多次全國民調中,特朗普僅有一次領先拜登。截至9月23日,538民調網站預測拜登有78%的幾率贏得選舉,而《經濟學人》認為拜登獲勝幾率為85%。然而,隨著秋季選戰的開始,拜登在全美民調中的領先優勢有所下降,在搖擺州的領先優勢也變得微弱。美國總統選舉采用選舉人團制度,全美共有538張選舉人票,贏得其中270票就能當選總統。搖擺州的選舉人票有著決定性的意義。
宏觀假期經濟: 國慶中秋期間,國內游客達到了9700萬人次。今年9月份,制造業新出口訂單的指數和進口指數均高于50%,顯示進出口有所好轉。鐵路、航空、餐飲和電信等行業的商業活動指數均為60%或60%以上。服務業也在復蘇,這表明中國經濟出現了進一步復蘇的跡象。
中國擁有14億人口的大國,消費指數的活躍代表著經濟的活力。每個人的支出都構成了別人的收入,而他們的再次支出又產生了乘數效應。例如,花50元看電影給電影院增加了收入,而中國的電影院從業人員達到100萬人。同樣地,花200元吃一頓飯給餐飲業增加了收入,而餐飲業的就業人數多達千萬。因此,每個人在假期期間花費700元就相當于創造了1萬億的全國GDP。如果一年是100萬億,這就相當于帶來了1%的GDP增長。
消費刺激需求,花錢拉動經濟。國人在假期期間的報復性消費,展示了中國經濟的活力和生命力。由于我國自8月以來沒有新增病例,疫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地方政府正紛紛開放景點門票免費,迎接游客。服務業也開始復蘇,預計我國經濟將在第四季度增長6%,全年經濟增長將達到2%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