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26|瀏覽:251
DeFi的火熱,始于6月的Compund“流動性”挖礦;盛極于大姨父及一眾蔬菜水果。伴隨著翻倍的鎖倉市值,年化過萬的挖礦收益,日盤數倍的幣價,繁榮達到頂點。
所謂物極必反,盛極必衰。隨著幣價的潰敗,多個DeFi項目不打招呼的“跑路”。經過前期野蠻增長,DeFi的發展已經進入下半場,進入求變求質的新階段。
01流動性挖礦:少數人的狂歡
DeFi的成與敗,皆因流動性挖礦!
目前行業內的“流動性挖礦”有兩種,一種是以Uniswap為代表的DEX挖礦,用戶為資產池貢獻流動性賺取交易費用。另一種是Compound的補貼挖礦,用戶為平臺提供流動性而獲取代幣獎勵。
劃重點了:二者雖都冠名流動性挖礦,但卻有著本質不同。
前者,賺取的是手續費,獲取收益需要承擔風險。后者,則是一種變相的發幣行為,因為獲取的代幣獎勵,往往是新幣種。用戶在一級市場“挖礦耕耘”,獲取DeFi幣種,然后在二級市場賣出,獲取豐厚收益,收益于風險極不對稱。
那好了,整個DeFi產業鏈是這樣的。
1)項目方 2)一級市場參與流動性挖礦的耕耘者 3)二級市場買賣DeFi代幣的投機者 問題就出在這里,二級市場的投機者為一級市場的耕耘者買單!
而“流動性”挖礦的參與門檻極高,一級市場充滿了機構大戶和技術極客。對于一般的小白用戶來說,參與DeFi只能去二級市場。另外,以太坊高昂的手續費,也令一眾小白望而卻步。
總結起來,本質就是,普通用戶承擔了DeFi流動性挖礦的全部風險,成為最后的風險兜底人。那么問題來了,兜不住怎么辦,答案顯而易見,幣價的垮塌!血腥的收割!最終壽司變壽衣!
表象就是:
DeFi看著很火,普通人賺的不多!
這也是近期DeFi大廈搖搖欲墜的根本原因,因為承擔最后風險的兜底人有點撐不住了。
02DaGama火熱:皆因抓住DeFi的B面
以上就是DeFi行業的A面。流動性挖礦被機構大戶和技術極客所壟斷,普通用戶成為被收割的對象。
那么DeFi行業的B面是什么?B面就是普通用戶缺少進入一級市場,參與流動性挖礦的機會。而誰能降低DeFi參與門檻,讓普通用戶能夠輕松參與流動性挖礦,誰就能俘獲人心,成為DeFi世界的寵兒!
所以DaGama一聲不響的火了!深層次原因就在于DaGama抓住了DeFi的B面,抓住了用戶的參與流動性挖礦的迫切需求。
首個官方應用上線當天,注冊用戶就突破1.6萬人。天使輪KYC期間,合格認證用戶更是一舉突破2.9萬名。成為入秋后DeFi領域的現象級事件!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
2017年的1CO期間,所有的項目SM都被機構和極客所把控,普通用戶很難參與。只能去二級市場等幣價漲了100倍去接盤。
此刻突然靈光一閃,紅旗飄動,有個項目對普通用戶敞開了大門,對機構用戶和普通用戶,一視同仁。
告訴我這個項目會不會火!
答案是肯定的。
03DeFi行業需要自我救贖
“左手天堂,右手地獄”
DeFi行業成也流動性挖礦,敗也流動性挖礦。8月份的局部崩盤,僅僅是雪崩前的一個信號。正如有專業人士坦言,DeFi走到今天,面臨著兩大危機。
一是由二級市場崩盤引發的系統性風險;二是土狗項目對市場信心的損耗。
流動性挖礦成立的前提是,一級市場的挖出來的代幣,能在二級市場變現,而二級市場的擁有足夠多的參與者。一旦二級市場承受不住,被土狗項目割的信心喪失,流動性枯竭,整個流動性挖礦的體系就會崩塌。
如果DeFi想要在未來行穩致遠,那么肯定要讓普通用戶也參與進來,即是參與者也是受益者,讓流動性挖礦的受益人數擴大,真正實現流動性挖礦的普惠性,而不是少數人的提款箱。
在這方面,DaGama可以說承載著DeFi未來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