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24|瀏覽:293
據第三方數據,DeFi代幣的總市值已經達到了150億美元,超過了除以太坊之外的所有公鏈市值。以太坊的ERC-20代幣標準已經發行了近30萬種代幣,而其他公鏈只有幾千種代幣。
那為什么其他公鏈上沒有形成DeFi生態呢?難道其他公鏈不想分享來自代幣價格上漲所帶來的市值增長嗎?原因如下:
1、資產種類和沉淀數量。 以太坊的歷史發展表明,2017年大部分代幣都是通過ERC-20協議生成的,這些多元化代幣沉淀在以太坊網絡上,具有良好的互通性,無需進行繁瑣的跨鏈操作,轉賬只需支付ETH的Gas費用。
2、流動性強,以太坊是排名僅次于比特幣的智能合約平臺。
3、性能契合,以太坊的交易效率高,單鏈中的資產互換非常安全和便捷。
4、以太坊本身是去中心化的公鏈,擁有開發者和用戶的信任,一些去中心化交易所也開始逐漸形成,成為未來發展DeFi的基礎。
5、自2019年開始,以太坊就專注于發展DeFi,其DeFi生態系統已經形成規模,早已搶占了市場,其他后來的公鏈不容易超越。
以太坊擁有豐富并龐大的穩定幣體系,滿足用戶的資產抵押、點對點借貸等基本金融需求,使得無準入門檻的開放金融初步形成。
目前,各大公鏈紛紛進入DeFi市場,希望分一杯羹,占有一席之地,他們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然而,就目前而言,他們還無法動搖以太坊的地位。
正是由于DeFi的活躍和流動性挖礦,以太坊挖礦也成為了礦工們追逐的熱門項目。即使短期回調,也無法抑制以太坊挖礦的高回報率。以太坊定制A10Pro挖礦收益約為204.23元,ETHA10Pro挖礦收益約為141.83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