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19|瀏覽:282
市場人士認為,創業板注冊制的整體特點是基于信息披露為核心,公開、透明、可預期,審核效率也得到了顯著提高。對于再融資和并購重組,監管層預計會加強事后監管。
具體數據顯示,截至11月24日,深交所已經受理的445家公司中,有58家公司的注冊申請生效,另有25家提交注冊,59家通過了上市委員會的審核,182家處于已問詢狀態,27家處于已受理狀態,85家處于中止狀態,還有9家公司終止了申請。
在已經注冊生效的58家公司中,已經有48家成功上市,共計籌集了558.89億元的資金;另有6家公司完成發行等待上市,合計募資43.34億元;還有4家公司尚未開始招股,計劃募資17.58億元。此外,還有378家公司正在進行中的IPO注冊申請,計劃籌集的資金合計達到2516.45億元。
需要注意的是,有9家公司終止了申請,其中1家公司未能通過上市委員會的審核,這是創業板注冊制下首次發生IPO被否的情況。
注冊制并非完全沒有審核,如果存在重大的信息披露問題或可持續經營等實質性問題,將無法通過監管部門的審核。個別公司被否反映了注冊制下監管部門嚴格按照證監會要求把關的情況。
總體來看,創業板注冊制下的IPO審核體現了以信息披露為核心的審核理念,主要具有三個特點:一是審核效率高,交易所對IPO的各個流程都有明確的時限要求,從受理到通過約需60天;二是IPO通過率較高;三是包容性有了顯著提升。例如,11月19日,創業板上市委員會通過了邁普醫學的注冊申請,這是創業板注冊制下,第一家按照第二套上市標準通過的企業。
熱點:杠桿炒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