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16|瀏覽:265
如下圖,被方框框起來的“柱子”有一個專有名詞,叫做tipset,表示的是Filecoin網絡上的區塊高度。
比特幣、以太坊的區塊架構
就像有許多不同的區塊鏈一樣,世界上存在著許多共識協議,無論是BFT還是Nakamoto-style,最長的鏈還是權重最大的鏈,工作量證明或是時空證明。這些共識協議的原理大都存在著一定的差別,但是其總體目標大多大同小異,那就是建立一個可擴展的、安全的、分布式的網絡。
以比特幣為例,比特幣的挖礦原理實際上就是一個記錄數據的過程,礦工們需要每隔一段時間就將數據收集起來進行處理、上鏈,但是礦工這么多究竟用誰處理的數據,這就是比拼速度的時候了,哪個礦工能率先處理好數據并且廣播網絡,這個礦工就能擁有記賬權以及擁有比特幣。
但是,也會存在兩個礦工在相同時間內廣播網絡的情況,這時候,比特幣最長鏈的機制就會要求礦工“投票”,這種選擇取決于多種因素,例如礦工最先收到哪個區塊以及區塊中包含的交易。這由礦工決定,重要的是,網絡中的大多數人會最終統一意見挖哪個區塊和放棄哪個區塊(廢棄的區塊被稱為孤塊,下表中的紫色部分表示孤塊)。
比特幣網絡
有些網絡會直接拋棄孤塊,而有些網絡則會對孤塊進行獎勵,例如以太坊網絡中會獎勵挖到這些區塊的礦工,因此,以太坊網絡的孤塊又稱為“叔塊”。以太坊的礦工在挖礦過程中即使這些塊未被包括在最終的鏈中,礦工也會獲得獎勵,所以,和比特幣相比,以太坊網絡對于礦工相對比較友好。
以太坊網絡
從上圖可以看得出來,比特幣和以太坊的每一個節點只有一個區塊,也就是說,每出一輪區塊,只有一個礦工能獲得獎勵。其實,目前大部分區塊鏈的區塊架構都和比特幣以及以太坊相類似,但是我們接下來要說的Filecoin網絡則是特別的,因為,Filecoin的共識是尋找最大化利用權重最大的鏈的算法。
Filecoin網絡區塊架構
Filecoin網絡借鑒了在2015年發布的《比特幣中的安全高速交易處理》文獻,其中指出,區塊鏈的思想不再是鏈本身,而是有向無環圖(DAGs),也就是說,不再是簡單的查看最長的鏈,而是查看擁有最大權重的DAG,誰的權重最多,誰就可以擁有最多的區塊。
Filecoin就是這樣一種協議,使用區塊總數以及貢獻的存儲算力來決定選擇哪條鏈。
Filecoin的預期共識基于選舉,在指定回合中可以選舉多個礦工在每個新的紀元(epoch),新一代的家譜發展出來,稱之為tipset,即Filecoin網絡的區塊高度。
組成tipset的一個一個小長方形叫做區塊(區塊包含著由獨特加密哈希來代表的大量信息并且被永久地記錄在區塊鏈上),一個tipset是由一個或者多個區塊所組成的,所有組成tipset的區塊都能擁有贏票獎勵,如下圖,目前Filecoin網絡的每個區塊的贏票獎勵為14.43FIL。
在這里再重點說明一下,無論一個tipset由多少個區塊組成的(1個區塊也能組成一個tipset,8個區塊也能組成一個tipset),單個區塊所獲得的贏票獎勵是不會變的,每一個區塊所獲得的贏票獎勵依舊是14.43FIL。
由于一個tipset可以由多個節點組成,這意味著Filecoin網絡可以容納更多的礦工同時處理數據,不僅能夠讓礦工的工作能被看見和獎勵,而且可以通過確保不浪費任何工作量的方式激勵礦工協作并從總體來提高鏈上的吞吐量。
Filecoin網絡其實是以tipset即區塊高度為單位的,例如,Filecoin網絡達到148888時Filecoin主網正式啟動,這里說的區塊高度就是指tipset,平均每30秒產生一個區塊高度。
總得來說,Filecoin礦工存儲的數據越多,則礦工存儲算力就增長的越多,網絡上的存儲算力就越強,礦工就更有可能生成新的區塊并贏得區塊獎勵,同時,礦工會聚集在權重最大的鏈上來創造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