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15|瀏覽:305
號稱最搶手項目的Filecoin,歷時3年,4次推遲,終于要上線了。
無數殷切期盼的眼神,伴隨著“一夜暴富”的黃粱美夢。
熱潮中,跟隨火小律冷眼旁觀下背后的礦機風云、云算力風險。
注:圖片來自網絡
礦機,印鈔機or碎鈔機?
有人說,每出一個新概念,總會先被一群騙子利用,再被一群投資人利用,最后才輪到熱愛它的人堅守。
IPFS/Filecoin就是這樣一個概念。繼2017年后,2020年再次成為幣圈焦點。
挖幣,怎么能沒有礦機。從最初的幾千一臺到幾萬、幾十萬。無數懷著暴富夢的投資客,投入巨額資金,以為播撒下的是“希望的種子”,卻不料,可能只是“打狗的肉包子”。
早兩年,Filecoin一推再推,規則也不明,雖然退貨糾紛不斷,但基本集中在民事領域。鬧得最嚴重的,當屬“蝸牛星際服務器”集資詐騙案,這也是目前唯一一起官方公布的刑事案件。據媒體報道,河南鏈鑫公司利用豪華營銷,打著“一機多挖”等名號,短短幾月間,瘋狂出售礦機,最后以“轉戰美國”的名義圈錢跑路。涉案金額可能高達數十億。
其實,還有一起行政案件,沒什么人知道。行政案件不是民告官么,怎么扯上了幣圈。事情是這樣的。江西某市監局接到舉報,稱某公司利用Filecoin礦機行騙。市監局調查后,認定該公司的銷售行為構成傳銷行為,故申請法院凍結該公司及相關涉案人員銀行賬戶,凍結金額近億元。上述人員不服凍結決定,將市監局告上法庭。當然的,敗訴了。也有說法稱6.23已解凍。
有媒體報道,目前市場上售出的礦機不下百億臺,價格迥異。隨著Filecoin主網正式上線,真假礦機會逐漸揭開面紗。究竟是日進斗金的“印鈔機”,還是廢銅爛鐵般的“碎鈔機”?
“蝸牛礦機”很可能只是冰山一角。待大幕拉開,或許最短半年后,一批人的“暴富夢”便會戛然而止,而踏上更漫長的維權之路。
而現在,還在狂歡,暴風雨前的狂歡。
云算力,賭局or泡沫?
礦機的高成本、難維護,擋住了不少個人投資客。
云算力便應運而生。所謂云算力,即云挖礦,通常指大型礦場提供算力租賃服務,用戶以T為單位購買算力,實現遠程挖礦,獲取相應算力所挖的虛擬貨幣收益。類似“代挖”。
相比實體礦機,云算力,不用維護,價格也相對較低,坐享挖礦高收益,一時又成了風口。投資門檻的降低,又一批投資客迅速涌入。
低門檻,高收益?聽著似乎很劃算。別忘了,天上掉餡餅的好事,一定伴隨著三個字——“高風險”。
不少投資客,一不懂技術、二不懂行業,三不想風險,被白皮書一忽悠,便入局了。更有甚者,即使明知白皮書虛假,但仍敵不過“一招翻盤”的心,抱有僥幸。
所謂云算力,核心在“云”,某種程度上,意味著“看不見摸不著”。勢必要思考以下三個問題:
1.購買算力的情況下,是否真的有礦機存在?
2.礦機性能如何,是否能順利挖到FIL幣?
3.FIL產量如何、幣值如何,何時能夠回本?
在Filecoin主網未上線之前,這些都不得而知,卻又是云算力的潛在通病。
盤圈最不缺投資客。想起前來咨詢的一位投資者,動輒七位數的轉賬,絲毫不考慮風險,“搶到就是賺到”的心態。無奈,只想嘆一句,餡餅就那么大,您又是哪路神仙呢?
回想年前和私募業的朋友聊天,調侃說有好項目照顧下。朋友回,能淪落到二級市場的基本也不是什么金子了。一個道理。
素來能賺大錢的項目,多是靜悄悄的。所謂“悶聲發大財”。炒的如此熱火朝天、空前絕后,云算力泛濫的現下,資本早已駐場逐利,中小型投資客真的能迎來春天嗎?
一旦礦機跑路,云算力勢必落空。
豪賭,還是泡沫,甚至是接盤,唯有拭目以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