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13|瀏覽:312
隨著不斷增長的數據流以及全球去中心化的轉變,中心化網絡存儲系統的缺點和不足逐漸顯露。許多世界各地的團隊都在努力使互聯網去中心化,其中,BTFS和IPFS都屬于去中心化存儲領域的領軍者,今天就來對比分析一下這兩個呼聲比較高的去中心化存儲項目:IPFS和BTFS。
IPFS是一種內容可尋址的對等超媒體分發協議。IPFS將現有的成功系統分布式哈希表、BitTorrent、版本控制系統Git、自認證文件系統與區塊鏈相結合的文件存儲和內容分發網絡協議。IPFS同時也是一個開放源代碼項目。
而BitTorrent文件系統BTFS既是一個協議,也是一種網絡應用,它提供了一種內容可尋址的點對點機制,用于在去中心化的文件系統中存儲和共享數字化內容,同時,它也為去中心化應用(稱為“Dapp”)提供了一個基礎平臺。
BTFS則結合了去中心化存儲領域的最新技術,包括加密算法,分布式哈希表,Git版本控制,BitTorrent傳輸協議,同時也加入了波場TRON的工程團隊的大量原創技術。舉個例子,BTFS不需要用戶自己搭建節點,使用TronGrid即可,而IPFS需要用戶手動搭建自己的節點。
IPFS節點存儲它們認為重要的內容,因此無法保證存儲文件的節點保存數據用于提供有效檢索。為了給較高優先級的數據騰出空間,節點可能刪除數據。
此外,沒有服務來確保IPFS節點在線,從而以最小延遲交付任何請求的文件。這帶來了不必要的摩擦,對用戶采用造成了一定的阻礙。
就其本身而言,IPFS并非是一個完美的解決方案。IPFS雖擁有Filecoin獎勵層的點對點、分布式網絡協議,前景廣闊,卻因新事物技術難度高,進展緩慢,缺乏用戶基礎,并未得到廣泛采用。且目前僅有IPFS落地,Filecoin主網還未上線,整個系統還沒法展現出最完整的狀態和性能。要使去中心化存儲網絡成功地取代C/S模型,IPFS必須融合激勵機制,從而使節點負責提供高標準服務。
相比之下,BTFS除了擁有超過1.7億的BitTorrent龐大社區用戶以外,從節點數上看,BTFS背靠BitTorrent生態,全球節點突破7.5萬,特別是還擁有十億次下載量的點對點,因此深受開發者的青睞。
BTFS在代幣經濟方面更是上線了80余家交易平臺,提供了強而有力的流通能力。BTFS生態方面更是整合了波場TRON現有的公鏈整體系統、TronGrid等形成閉環,打造、共享了一套完整的去中心化存儲、代幣、生態平臺。
從這張BTFSVSFilecoin的對比圖中可以看出: ●BTFS融合了BTT代幣,進一步增強了價值流通; ●BTFS社區規模超一億,遠超Filecoin; ●BTFS的HostUI已上線,操作簡單,界面清晰,Filecoin幾乎沒有UI; ●BTFS主網已上線,用戶可以隨時體驗,Filecoin則還在開發中; ●BTFS基于波場TRON生態,更是BitTorrent生態重要的一環,與BitTorrentSpeed、DLive等產品形成良好的聯動賦能; ●BTFS社區非常活躍,用戶參與度高,開發者也很積極; ●BTFS得到了全球范圍內專業技術團隊的支持。
更重要的是,BTFS主網已經于6月17日率先上線,去中心化,高存儲效率,低成本,高性能以及集成代幣BTT這些都是BTFS的特點。這些特點組成了BTFS文件系統,同時也是BTFS的重要優勢。
盡管BTFS是作為后起之秀,但其橫空出世的那天,就注定完勝IPFS。IPFS借鑒了部分BitTorrent協議的點對點傳輸設計,卻完全沒有領悟到整個區塊鏈云儲存的靈魂。而BTFS卻原創性地融合進了BTT代幣經濟,以及其他顛覆性的創新解決方案,包括支付處理層、欺詐控制層、節點激勵層、文件信息層、節點信息層、價格戰略層等等。
BTFS更好地幫助開發者整合進入區塊鏈和波場TRON的生態系統。而BTT代幣作為BTFS網絡的主要激勵措施,也更好地激勵用戶共享閑置的硬盤存儲空間,使網絡生態中存儲價值的交換更加活躍。BTFS還將借力BitTorrent和μTorrent客戶端這兩個產品在全球的1億月活量,真正的建立一個全球范圍內的分布式存儲網絡。
未來可期,BTFS的未來將是一個面對C端和B端的區塊鏈產品,從真正意義上實現區塊鏈產品的商業化。
總體上來看,相比發展緩慢的IPFS,BTFS顯然更勝一籌。